深圳商报记者 李佳佳
1961年,《红色娘子军》中吴琼花一角,让她成为轰动一时的明星,当时她年仅24岁。1962年,《大众电影》杂志首次举办以“百花奖”命名的全国性电影评奖活动,又因“吴琼花”,她被影迷票选为“最佳女演员”,她便是我国著名的影视演员祝希娟,也是新中国的第一位“影后”。
“深圳速度”创建深圳电视台
20世纪80年代初,祝希娟随中国电影代表团访问日本东京期间,路经深圳。那时候的深圳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城镇”,但祝希娟却萌发了“去建设深圳、建电视台、拍电视剧”的想法。1983年11月初,她离开了曾学习、生活又令她扬名的上海,举家南迁。
在深圳的十几年里,祝希娟创办深圳特区电视台、成为该台第一位节目主持人,又全力推动了深圳电视剧的创作与制作……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之际,回首一系列功勋人物,祝希娟可以称得上是“深圳电视的拓荒者”。
回忆当年“成名”之后的抉择,祝希娟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因成功出演《红色娘子军》,许多电影制片厂向她伸出了橄榄枝,但祝希娟更愿意在戏剧舞台上磨炼演技,所以她选择了进入上海戏剧学院实验话剧团和随后合并改制的青年话剧团当了一名话剧演员。“但看得见未来的生活,对我而言,无疑是没有新鲜感和挑战性的。何况,人到中年,在舞台上发挥的空间不是太大。当时的我也非常想改行,试图暂时告别演员这一职业,在导演这一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祝希娟说。
祝希娟在考察中发现,世界各地的电影业受到电视业的冲击很大,电视在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当深圳特区政府向京津沪广招贤才,我和丈夫考虑了不到24个小时,决定举家南迁,去深圳创业。”据一些早些年来深圳创业的人回忆称,当年祝希娟来到特区,曾一度引发一股“祝希娟热”。
1984年元旦,祝希娟一手创建深圳特区电视台,任副台长,深圳电视台从筹建到正式开播,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她引领的“深圳速度”令人惊叹。祝希娟还利用自己的老关系,从上海邀请了不少明星过来,在香蜜湖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开台晚会。祝希娟同时还兼任电视台的主持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台柱子”。
“深圳制造”从“祝希娟时代”起步
“深圳制造”影视剧的起步也是从“祝希娟时代”开始的,祝希娟为深圳培养出了一批扎实肯干的影视剧制作人员。1984年,深圳电视台第一部电视剧《爱在酒家》出炉,该剧由著名导演郭宝昌执导;1985年,反映深圳两万工程兵的电影《男性公民》面世……随后,由祝希娟主持的《北洋水师》、《特区法官》、《魂系哈军工》、《大空战》等电视剧相继登陆荧屏,这些作品多次获得了电视剧“飞天奖”等荣誉。
1989年9月,深圳电视台成立了电视艺术中心,祝希娟担任中心主任,随后的多年里,她继续推动“深圳制造”电视剧的创作。一系列儿童题材电视剧,如《特区少年》、《小海军》、《超越生命》、《大风警报》、《地球是方的》等,在当时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区少年》、《超越生命》和《大风警报》3部电视连续剧拿下“飞天奖”三个大奖。1996年,祝希娟率领深圳电视艺术中心摄制组前往美国,拍摄了反映华人新移民故事的电视剧《百老汇100号》,这部作品在国内以及美国的华人社区影响颇大。
2006年,祝希娟从美国回到深圳,成立了深圳祝希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近年来,她一直在为年轻人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而努力着。同时,她也在《暗算》、《大明王朝》、《命运》、《寻找成龙》等影视剧中扮演角色,于“深圳制造”大戏《命运》播出之际,祝希娟面对媒体表露心声,她说:“我是深圳人,见证了深圳电视台从无到有的过程,也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巨大变化,所以演这个戏是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