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位于福建东南部,晋江下游北岸,隔海与台湾相望,是闽南侨乡的中心和台湾同胞“祖家”之一。
泉州枕山面海,全境山川逶迤,风景秀丽。古人赞曰:“山川之美,为东南之最。”瀛海环其东,双溪绕其西。城北的清源山、朋山(双阳山),城西的紫帽山和南面的罗裳山,号称四大名山。晋江发源于戴云山东南麓,穿过城市南部注入东海,城市东南为泉州湾并与台湾海峡连接。
泉州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生息。泉州禹贡时属扬州城,周时为七闽地。春秋战国时为越地。秦汉时期,中原战乱频繁,晋人大批南迁,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文化,使泉州得到进一步发展,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由武荣州始改名为泉州。
唐中叶的“安史之乱”给中原造成严重灾难,中原人民进一步南迁,经济文化中心转移,促进泉州进一步繁荣。唐大历间,泉州“文风大盛”、书院林立。经济上,泉州已逐步成为南方重要大港口,天佑间,已是一个车旅辐辏、商贾云集,“云山百越路、市进十州人”的国际港城,北宋时在泉州设市舶司,专管海外贸易。南宋时与广州并驾齐驱成为全国的两大商港。在泉州,不同语言,不同宗教的民族融洽相处,绽放出人类和平与文明之花,使泉州赢得了“海滨邹鲁”、“世界宗教博物馆”等称誉。
泉州又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人文荟萃,文化昌盛,中西文化长期在这里交流汇聚,造就了灿若繁星的文化名人,留存了以南戏、南音、南少林为代表的辉耀古今的文化遗产和大量珍贵的中外历史文化瑰宝。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处。泉州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古朴幽雅,有“中国宫廷音乐活化石”之美誉的南音,被海外游子视为最亲切的乡音。德化瓷器、惠安石雕、鲤城木偶头、安溪乌龙茶、永春老醋等土特名产,闻名遐迩,远销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