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寄生十二宫的起源和演变(尘封两千年的四部经典)(文/李守力)
【本章主题】:历述五行寄生十二宫名词自东周、汉朝、晋朝、南北朝、隋朝至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的变迁。
本文首次披露了尘封两千年左右的四部五行象数理论经典:《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公元前267年),孔家坡汉简《日书》(公元前195年),梁元帝《五行之所始终》(552年前后),郭璞《八五经》(318年)。
1、《天水放马滩秦简》(公元前267年)提到《日书》乙种第七类为《五行书》,原文如下:
木生亥,牡卯,者未。乙63
火生寅,牡午,者戌。乙229
金生巳,牡酉,者丑。乙230
水生申,牡子,者长。乙231
2、孔家坡汉简《日书》(公元前195年)(103—104号简):
水生申,壮子,老辰;
木生亥,壮卯,老未;
火生寅,壮午,老戌;
金生巳,壮酉,老丑。
3、《淮南子·天文训》所载五行地支关系:
木生于亥,壮于卯,死于未,三辰皆木也。
火生于寅,壮于午,死于戌,三辰皆火也。
土生于午,壮于戌,死于寅,三辰皆土也。
金生于巳,牡于酉,死于丑,三辰皆金也。
水生于申,壮于子,死于辰,三辰皆水也。
《淮南子》书撰著于景帝一朝的后期(公元前143年),而于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的建元二年(公元前141年)进献于朝廷。《淮南子.天文训》所载五行地支“生、壮、死”关系是先秦的继续。
4、京房(公元前77-前37年)《京氏易传》卷下:“寅中有生火,亥中有生木,巳中有生金(亦云上生之位),申中有生水。丑中有死金,戌中有死火,未中有死木,辰中有死水。土兼于中。”此仍然没有超出约百年前《淮南子》“生壮死”的范畴。
5、《五行大义》:共五卷。隋朝初年萧吉撰。传称萧吉出身齐梁宗室,祖父是梁武帝萧衍之兄、长沙宣武王萧懿。据专家考证,《五行大义》资料的积累和初稿的编撰,很可能开始于584年~594年。
《五行大义》五行寄生十二宫排序:受气,胎,养,生,沐浴,冠带,临官,王,衰,病,死,葬。
受气,今作绝;生,今做长生;王,今作帝旺;葬,今作墓。
《五行大义》有一句重要的话,也就是《论生死所》的最后一句:“ 五行皆以葬后之月而受气者,以其死还复生,神气不绝故也”。“死还复生”,即生死轮回,先秦阴阳家与道家并无轮回转世理论,所以《五行大义》五行寄生十二宫显然受到佛法影响。我们知道,佛法在中国自汉明帝始兴,至南北朝为高峰,隋唐持续。《五行大义》正是酝酿于南北朝时期,不可能不受到佛法的影响,况且萧吉祖父之弟就是历史上对佛教贡献最大的梁武帝。
从江晓原博士《天学外史》、《天文西学东渐集》,李零《中国方术史》,以及薄树人教授编《中国天文学史》的叙述,可判断应是在魏晋南北朝,印度占星学随着大量佛经东传后,结合中国本土的阴阳五行学说慢慢地蕴酿发酵,而在隋唐开花结子。
《五行大义》五行寄生十二宫名词叙述习惯与今不同:《五行大义》叙述起于受气,胎,养,终于病,死,葬。今之五行寄生十二宫叙述起于长生,沐浴,冠带,终于绝,胎,养。
不要小看这种名词叙述顺序的演变,《五行大义》叙述顺序合于印度佛教文化传统,今之叙述顺序合于道家文化传统(即生长化收藏,春夏秋冬顺序)。
6、南宋初期吴曾撰《能改斋漫录》(撰于1141年前)引:
卷五
五行無絕理
今諸命書.如唐李虛中本朝林開之.大論五行十二位.自長生沐浴冠帶臨官衰旺老病死墓絕胎養.配於子丑十二辰.以見五行生壯老.然予嘗疑五行無絕之之理.蓋本於京房易傳寫之誤耳.京氏曰.四絕者.巳為水土絕.申為木絕.亥為火絕.寅為金絕.且五行本乎陰陽.使世一日而無陰陽.其可乎.則五行決無絕之之理.蓋絕乃系包字傳寫之誤.乃兩字合為一耳.嘗攷唐左拾遺李鼎祚所修梁元帝陳樂產唐呂才六壬書.名連珠集.其論五行之所始終.一曰水.其系包在巳.其胎在午.其養在未.其生在申.其沐浴在酉.其冠帶在戌.其臨官在亥.其旺在子.其衰老在丑.其病在寅.其死在卯.其入墓在辰.至於火則曰.其系包在亥.至於木則曰.其系包在申.至於金則曰.其系包在寅.凡巳申亥寅.各稱系包之所在.蓋五行既墓.其生也必有萌芽以先之.故始有所系而繼之以胎.以明無絕之之理.其義甚明.且黃帝八五經五行十二變篇云.一變而生.二變而浴.三變而冠.四變而臣.五變而君.六變而委.七變而病.八變而死.九變而藏.十變而止.十一變而渾.十二變而育.止而渾.渾而育.育而生.晝啐R日.夜邤M星.五吉七凶.自然之經.
吴曾说的本朝林开之,即北宋命理学家林开。林开这个名字常出现于宋朝以及宋以后的命理书籍中(譬如五行精纪、三命通会),叶飘然先生根据一些文献资料考证,其著作有《五命秘诀》,所谓五命是以年、月、日、时、胎而论,该书对宋以后的命理发展有较大影响。
至于《能改斋漫录》引用的《京氏易传》有关“四絕”的说法,今见《京氏易传》、《京房易传》所有版本均无。只有“寅中有生火,亥中有生木,巳中有生金(亦云上生之位),申中有生水。丑中有死金,戌中有死火,未中有死木,辰中有死水。土兼于中”之句,此与《淮南子》同一体系。况且在京房以后的郭璞、梁元帝、萧吉都没有使用名词“绝”。鉴于文献没有旁证,暂时不采信吴曾的这一说法。
李鼎祚,资州盘石(今四川资中西北)人。据刘毓崧《通义堂集》卷一引李氏《周易集解》跋云:“明皇幸蜀,鼎祚进《平胡论》,后召为左拾遗。肃宗乾元元年,奏以山川阔远,请割泸、普、渝、合、资、荣等六州界,置昌州,是时仍官左拾遗。尝充内供奉,曾辑梁元帝及陈乐产、唐吕才之书,以推演六壬五行,成《连珠明镜式经》十卷,又名《连珠集》,上之于朝,其事亦在乾元间。代宗登极后,献《周易集解》,其时为秘书省著作郎,仕至殿中侍御史。”(李守力按:在李鼎祚献书的乾元和代宗登基期间的761年,一代命理学家李虚中恰好出生,他恰好也是后来的殿中侍御史。李鼎祚与李虚中作为两代易学大师,同时又是两任殿中侍御史。)
《连珠集》虽然在乾元759年左右进献朝廷,内容却是对梁元帝、陈乐产、吕才《六壬书》的修定。其论“五行之所始终”应是梁元帝时期的,因为唐朝星命书五行长生例已是长生,而非系包。
梁元帝萧绎(508~554年),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北朝时期梁代皇帝(552年~554年在位),元帝。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
梁元帝萧绎是《五行大义》的作者萧吉的堂叔,据专家考证,《五行大义》资料的积累和初稿的编撰,很可能开始于584年~594年。所以梁元帝“五行之所始终”理论至少比《五行大义》早了30年。
黃帝《八五經》,宋晁公武(约1105一1180)撰《郡斋读书志》,宋元时代著名学者马端临(1254年-1324年)《文献通考》均有该书的说明:
晁氏曰:序云黄帝书。“八五”,谓八卦、五行。虽后人依 ,而其辞亦驯雅,相墓书也。
陈氏曰:《序》称大将军记室郭璞。《后序》言:“余受郭公囊书数篇,此居一,公戒以秘之。丞相王公尽索余书,余以公言告之,得免。”末称大兴元年六月,盖晋元帝时。王公,谓导也。然皆依 耳。其书为相墓作。
李守力按:大兴元年,即晋元帝318年。郭璞(276年—324年),故郭璞作《八五经》可信。《八五经》“五行十二变篇”云:“一变而生.二变而浴.三变而冠.四变而臣.五变而君.六变而委.七变而病.八变而死.九变而藏.十变而止.十一变而浑.十二变而育.止而浑.浑而育.育而生.昼运齐日.夜运拟星.五吉七凶.自然之经.”
《八五经》比梁元帝“五行之所始终”以及其叔侄萧吉《五行大义》早了240多年。
郭璞是当时最著名的道教学术大师,其《八五经》的“五行十二变”顺序开始于“生”(长生),完全符合道家传统。南北朝以及隋朝时期,佛教一度成为为主流文化,故当时以《五行大义》为代表的五行寄生十二宫改用以“受气”为首的印度化排序。到了唐朝,皇帝李姓,尊崇老子,儒释道三教并行,官方编书者多为儒士,儒道同源,故确定了以“长生”为首的排序并一直延续至今。
此即吴曾所说“唐李虚中本朝林开之.大论五行十二位.自长生沐浴冠带临官衰旺老病死墓绝胎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