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通过大量田野作业的证据,揭示汉代“巨人怀抱伏羲女娲”神像在现代南方瑶、苗、畲、壮和有瑶畲文化背景的汉族客家地区仍有嬗流,与上述地区“盘古、伏羲、女娲”合体神像吻合,“巨人”即盘古。盘古公元一世纪已在河南、山东地区有广泛分布,其中一例的确凿年代为公元86年,一些神像可能早至新莽年代。从而推倒了“盘古来源于印度”的说法。指出盘古崇拜的核心群在南方,在瑶畲之中,盘古神话之根在瑶族,而古老的源头在东夷。
关键词:盘古、伏羲、女娲、瑶族、东夷
长期以来,人们都以为盘古首见于公元三世纪豫章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纪》。1986年饶宗颐先生发表《盘古图考》,指出汉末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四川益州讲堂石室已有盘古像。饶先生的这一成果,不仅将盘古出现的时间上推到公元二世纪末,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提供了启迪:神话与宗教是一个事物的两面体,语言与神像联系在一起,两方面的研究可以互证。
进而,笔者认为:文化现象不是孤立的,它们有起源、发展、流变的过程。一定时空框架下的某一事象,是流变过程的横截面和坐标,把握这种坐标非常重要,但认识演变过程也同样重要,它往往能帮助我们去认证、发现更多的文化事象。
本文,尝试用这种方法来对盘古问题进行新的探索。
一、汉墓画像:千古之谜
考古发现河南、山东汉墓画像石中有一种“巨人怀抱伏羲、女娲”的图案。据说:除山
东沂南外,“考古工作者陆续在山东嘉祥、济宁、费县、河南唐河等处西汉中期到东汉末文物(画像石墓及石阙)上都发现了这种图像。”①笔者所见有如下七例:
1、《鲁迅藏汉画像》(一)图八:“伏羲、 女娲、人物”(见图1)。原注:“南阳北门外魏公桥,共四种。”画面上,一巨人怀抱两蛇躯人,左右互揖。王建中、闪修山《南阳两汉画像石》166题“高媒”,“东汉,136×32厘米,南阳县出土”。
2、王儒林、李陈广《南阳汉画像石》153页,唐河县针织厂汉墓出土“伏羲、女娲、人物、奇兽,79×143厘米”,“右刻伏羲、女娲、皆人首蛇身,手中各执仙草(或灵芝),相向而立,两者之间刻一人(或谓西王母),双手抱蛇躯。(上部斗兽者或谓东公王公)”而牛天伟却以为“巨人者疑为开天辟地的盘古神”。时间定在“西汉”。该石现藏于南阳汉画像馆。(见图2)
3、山东嘉祥一石,朱锡禄《嘉祥汉画像石》图37“伏羲、女娲和车骑画像石”(图3)注“此石早年出土于嘉祥,但具体地点不详。发现后,亦不知归于何处。”“拓本纵72厘米,横38厘米。右面残缺。画面分三层:第一层,中一怪人,左手抱羲牺,右手抱女娲。此怪人一说是盘古,一说是太一。”
4、花林村画像第二石,亦见上书图105(图4)注“原石纵74厘米,横80厘米,画面分两层:第一层,中间是九头人面兽开明,向右蹲坐。右方有一个戴山形冠的人,将伏牺、女娲抱在怀里。”
5、纸坊镇敬老院画像第一石(图5)注:“原石纵111厘米,横约45厘米,画面分三层:第一层,刻一头戴山形冠,三角眼,阔嘴露齿,双足中间垂一尾的仙人居中而立。他一手抱女娲,一手抱伏羲。女娲,伏羲手中各持规矩,长尾向身后上方卷曲。上方空处刻两只相对而立的凤凰。”
6、山东沂南北寨汉墓画像石(图6),此图被广泛引用。陈履生《神话 主神研究》图49附录注:“伏羲、女娲为人首蛇尾,伏羲右侧一矩,女娲右侧一规,后一人双臂紧抱伏羲、女娲。”该图上部,伏、女上端各有一只动物,应为乌、兔。下层为西王母,两侧有乌兔捣药。
7、山东
南武阳石阙画像(图7),闻一多《伏羲考》引《东洋文史大系》171页图,其拓本又见(日)出石诚彦《中国的神话与传说の研究》图版28,题为“南武石阙画像:伏羲、女娲”。画面上,一神人搂抱手持规、矩的伏羲、女娲。
以上这类画像中的伏羲、女娲身份已经清楚。山东武梁祠的伏羲、女娲像上有“伏羲仓精”榜文,四川简阳鬼头山东崖墓三号石棺画像上标“伏希、女娲”榜文,可确证其身份。但怀抱伏羲、女娲这位“神人”的身份在学界仍然讼诉纷纭,无法确认。
有说是“西王母”——闪修山《南阳汉画像石》唐河针织厂一图注“或谓西王母”;
有说是“高媒”——王健中,闪修山《南阳两汉画像石》魏公桥一图注为“高媒”;
有说是“燧人氏”——晁福林《原始时期的人生礼俗初探》一文则认为北寨此图搂抱伏羲、女娲的是“燧人氏”。
有说是“乌龟”——耿瑞《黄帝族原始图腾初探》根据伏羲、女娲洪水后再造人类的民间故事,以为拥抱二者的是合其婚姻的“乌龟”。
有说是“众多‘媒介’混合物的艺术反映”——程健君《南阳汉画像石中的伏羲、女娲》分析唐河针织厂此图时,认为此图“正是汉代南阳地区民间流传的伏羲女娲兄妹婚神话的艺术反映,图中,伏羲女娲被一巨人(神人)搂抱,似乎是在强制他们进行婚仪,甚至可以说是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的一幅‘风俗图’。”“大量的调查材料表明,如果没有外力,就不可能促使他们成为夫妻,因为洪水过后,天下仅剩下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促使他们成为夫妻的不可能是‘第三个人’,所以在人们幻想中,便出现了被洪水淹不死的‘乌龟’和冲不走的‘石狮子’、‘铁水牛’等,也有称为‘地母’和由‘王母’改装下凡的‘叫化子婆婆’等‘神’。是这些‘神’帮助或指点伏羲女娲兄妹躲避了给世界带来灭顶之灾的洪水,又使他们成为夫妻,繁衍了人类。——他可能是民间传说中‘乌龟’‘石狮’‘铁牛’‘地母’‘仙翁’等众多‘媒合’混合物的艺术反映。”
有的说是“太一”——刘弘《汉画像石上所见太一神考》说:“笔者认为这种神话图像居中的大神即汉代的至上神太一神,伏羲女娲分别代表阴阳两仪。太一神拥抱伏羲女娲的蛇躯使之相结合,是当时人们思想意识中‘太一化生阴阳,阴阳化生万物’的宇宙起源观念通过神话形式的反映。”
有说“黄帝”——何新《诸神的起源》引山东沂南北寨一图,认为是“黄帝”。
也有人认为是盘古——《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篇·18画像石画像砖》牛天伟注“巨人疑为开天辟地的盘古神”。
上列种种观点,涉及这类画像性质功用和内容的解释各各不同,可见学界意见的分岐。有的同一个人编的不同的书,持不同的说法;有的同一本书有不同的说法;也有客观地引述不同的观点,不作断定。各观点都各有一定道理,但要确立其说,都仍嫌证据不足。以后几种较能自圆其说的观点为例:
程健君的观点以现代收集的民间神话证古代画像,颇具特色,但他“艺术反映”的定位,脱离了宗教的内涵,很难令人信服。
刘弘的观点,在学理上似乎能自圆其说。《老子》中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说法,是一种完整的宇宙生化论。《吕氏春秋·大乐篇》亦有“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含而成章。……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可以作注脚。刘文将伏羲、女娲定位为阴阳、日月神是完全正确的。但“太一”在秦代是无形的,《吕氏春秋·大乐》“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只是到了汉武帝时代,太一才成为至上神。但它不与伏羲、女娲而与“五帝”相配,《汉书·效祀志》说:“亳人谬忌奏祠泰一方,曰天神贵者泰一,泰一佐曰五帝。”秦汉盛行五德之说,高祖自命为黑帝,立黑帝祠,名北畴,凑成五帝之祠。至武帝时才听谬忌之言,于五帝之上立“泰一”,未闻与阴阳神并列。因而刘说是缺乏实证的。
何新的“黄帝”说也似乎有依据,《淮南子·说林训》:“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高诱注:“黄帝,古天神也。始造人之时,化生阴阳”“上骈、桑林、皆神名也。”但问题是,历史上没有黄帝与伏羲女娲相伴的文字记载,现实中也没有宗教、民俗流传的证据,无法证定!而且何先生以为黄帝是“太阳神”,再怀抱日月神,似乎有些自相矛盾。
最后一说“盘古”,在学理上是成立的,盘古又称“混沌氏”,混沌生阴阳,理据完整,问题是:按当下学界一些人的说法,盘古是印度佛教的东西,东汉初似乎还没有引进来。而且,同样需要让人信服的证据!现在我们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