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裔方氏的变迁
匡合公之后为匡裔方氏。匡合由宜春迁到泰和仙槎乡,为避战乱,作为多年跟随父亲珌公为洛阳军事幕僚的匡合公,深知避居地形的重要性,故不久又带领子孙迁徙到被大山包围的兴国蓝田西严潭村定居。合公定居地后称为匡家坊,虽历经千余年沧海桑田,现该地名仍存,即现兴国茶园乡匡坊村。至五世孙南唐御史大夫匡威公,在宋初避讳易为方姓,其裔孙并上溯五代尊匡合为匡裔方氏一世祖。
兴国县茶园乡匡家坊,是匡裔方氏的发祥地。但因其地处偏远的深山之中,地域狭小,交通极为不便,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生存需要,在七世以后裔孙开始往外迁徙,至第十世时,匡裔方氏已基本外迁各处,留居在匡家坊嗣守祖业的已经很少了。至今,已无留居匡家坊祖居地的匡裔方氏后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