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从内心的声音
作者:
发布时间:06-29
浏览:次
善于倾听永远是一种做人的美德。只不过在这个世界上,有人习惯听从来自外界的声音,有人则习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后者似乎更少一些。
joJ心结网_爱情_周公解梦_中外历史文化_十二生肖_十二星座_百家姓_财经信息_工商会计_商业信息_综合测试_短信大全_故事 joJ心结网_爱情_周公解梦_中外历史文化_十二生肖_十二星座_百家姓_财经信息_工商会计_商业信息_综合测试_短信大全_故事 伊莎多拉·邓肯的一生跌宕起伏,绚烂多姿,这在她坦率、闻名的《邓肯自传》中有真实可感和深入人心的讲述。这位诞生在大海边的
女孩自幼不相信圣诞老人,而且蔑视一切陈规,讨厌所有的浮华做作,仅仅听从内心的声音。
joJ心结网_爱情_周公解梦_中外历史文化_十二生肖_十二星座_百家姓_财经信息_工商会计_商业信息_综合测试_短信大全_故事 joJ心结网_爱情_周公解梦_中外历史文化_十二生肖_十二星座_百家姓_财经信息_工商会计_商业信息_综合测试_短信大全_故事 邓肯还在小姑娘的时候,母亲送她到名师那里去学芭蕾舞。芭蕾舞在当时是西方舞台的主流,高雅、神圣,不可侵犯,人们也以此为荣。但是邓肯只上了三节课就离开了,而且再也没有回到跳芭蕾舞的人群当中。她厌恶芭蕾舞的程式化,厌恶那种约束人的舞鞋和束身衣。从这时起,她就地意识到她理想中的舞蹈应该是这样的:一定要
表现人类的精神与灵魂,仅仅需要听从内心的声音——那至高无上的指令。
joJ心结网_爱情_周公解梦_中外历史文化_十二生肖_十二星座_百家姓_财经信息_工商会计_商业信息_综合测试_短信大全_故事 joJ心结网_爱情_周公解梦_中外历史文化_十二生肖_十二星座_百家姓_财经信息_工商会计_商业信息_综合测试_短信大全_故事 在她的舞蹈学习班上,哪怕面对的是最年幼无知的学员,她也要告诉他们:“用你们的心灵去听音乐。现在,你一边听,是不是同时能感觉到有一个自我正在你内心深处觉醒?——正是靠这个自我的力量,你才抬起你的头,举起你的臂,慢慢地走向光明。”
joJ心结网_爱情_周公解梦_中外历史文化_十二生肖_十二星座_百家姓_财经信息_工商会计_商业信息_综合测试_短信大全_故事 joJ心结网_爱情_周公解梦_中外历史文化_十二生肖_十二星座_百家姓_财经信息_工商会计_商业信息_综合测试_短信大全_故事 她的观点惊世骇俗,她跳舞的方式更是惊世骇俗。在排练室中,邓肯常常一动不动地伫立几个小时,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不停地思索,努力寻找舞蹈动作的最佳喷发点。演出时,她彻底抛弃了传统的舞鞋和舞衣,改穿宽松裙袍或透明纱衣,赤着双足,自由摆动,自由起舞。她相信“最自由的身体蕴藏最高的智慧”。
joJ心结网_爱情_周公解梦_中外历史文化_十二生肖_十二星座_百家姓_财经信息_工商会计_商业信息_综合测试_短信大全_故事 joJ心结网_爱情_周公解梦_中外历史文化_十二生肖_十二星座_百家姓_财经信息_工商会计_商业信息_综合测试_短信大全_故事 为给自己的舞蹈争得一席之地,邓肯携带家人流落异国他乡,屡败屡战,百折不挠;拒绝了权贵们用以寻欢作乐的高酬演出邀请,一度身无分文,仅靠一箱番茄和母亲的支撑维持了一个星期的生计。经历无数的坎坷波折,她依然听从内心的声音,依然“跨大步伐,跳前跳后,跳上跳落,仰高头,挥动臂膀,跳出我们先人的开拓精神,我们英雄的刚毅,我们妇女的公道、仁慈和纯洁,和因此
表现出来的母亲般的慈爱和温柔”。听从内心的声音,这给了她异乎寻常的生存勇气,使她在绝望的谷底得以重生,终于使她的舞蹈大放异彩,轰动世界,也使她最终成为“现代舞之母”,以她振奋人心、难以超越的舞蹈思想和舞蹈动作,影响了世界舞蹈的发展进程。
joJ心结网_爱情_周公解梦_中外历史文化_十二生肖_十二星座_百家姓_财经信息_工商会计_商业信息_综合测试_短信大全_故事 joJ心结网_爱情_周公解梦_中外历史文化_十二生肖_十二星座_百家姓_财经信息_工商会计_商业信息_综合测试_短信大全_故事 读完《邓肯自传》后,经朋友的推荐,我又读到了一位作家听从内心的声音,一步一个脚印写出的书《等待》。此书荣获2000年福克纳小说奖,作者哈金,被赞誉为“在疏离的后现代时期,仍然坚持写实派路线的伟大作家之一”。
joJ心结网_爱情_周公解梦_中外历史文化_十二生肖_十二星座_百家姓_财经信息_工商会计_商业信息_综合测试_短信大全_故事 joJ心结网_爱情_周公解梦_中外历史文化_十二生肖_十二星座_百家姓_财经信息_工商会计_商业信息_综合测试_短信大全_故事 最近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余华的一篇
文章《一个作家的力量》,我方才了解到《等待》独特、艰辛的创作过程。哈金是中国人,1956年出生,当过兵,念过大学,29岁时漂洋过海来到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任教于波士顿大学。
生活不成问题,但用
英语写作,对于在汉语中成长起来的成年人哈金来说,就成了很大的问题。美国在很多方面十分规矩,身为
英语文学写作教授,哈金不能向他的同事请教,更不能向他的
学生切磋,他的夫人也是一位地道的中国人,她的
英语表达能力远不如哈金,可以说当时的哈金在用
英语写作时“举目无亲”、“众人皆醒,独我懵懂”。怎么办?只能听从内心的声音,只能依靠自我的力量。我们无法具体地了解哈金在创作《等待》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挣扎,不过可以从他修改全书20多遍的
功夫上,足以让我们对他的艰苦摸索深感敬佩。余华说:“(这)并不是为了对人物和
故事细节上的把握,而是对
英语用词的分寸把握。”这就是一个人的力量,无论他身在何处,他永远能够倾听到的首先是他内心的声音,首先应该听从的也是这种声音,这才是成功者最有力、最可依赖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