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1970年代“批林批孔”运动中,曾经批判了林彪抄写的一个条幅,曰:“天马行空,勿太密,勿太疏。”那时,是把它当作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处世哲学批判的。
可是,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其实,实事求是地分析,在人际交往中就应当保持“勿太密,勿太疏”的距离的。
一般来讲,在社会交往中比较成熟的人是能够注意和做到这一点的,但对年轻人来讲就不容易做得到了。最近看章诒和回忆与歌手陈琳交往的文章《陈姑娘,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见2009-11-19《南方周末》),其中就披露了陈琳在这方面的欠缺。
陈琳自从在章诒和到望京小区看望由重庆来的学者王康的饭桌上与章诒和相识后,两人就开始热乎起来,交往比较密切,特别是陈琳得知章诒和是一个人生活后,就一百个不放心了,天天短信问,早餐吃了吗?午餐吃的是啥?晚餐准备好了吗?章被盘问的“像个罪犯,一日三审”。一次,陈琳打去电话,正逢章诒和与别人商谈事情。有些不耐烦的章诒和对陈琳说:“你能不能先说到这里?”旁边的朋友插话,问:“什么人?”章诒和说:“一个歌手。”“你还认识歌手?!”对方惊呼。此时章诒和大概忘记关手机,陈琳听见了,好几个月没理章诒和。我想,她们的关系也就从此冷却了。
这一事例,再次告诉我们,人与人交往一定要懂得保持距离,不能过分地亲密,密则疏。
但是,这个度是很难把握好的,就连把他视为至宝的林彪不是也因与毛泽东太密先而得宠,继而失宠,最后机毁人亡于荒郊野外,何况普通人呢。
我有一个体会,我们同学聚会时,有的几十年不见开始觉得很新鲜,但聚得频繁了,觉得有点厌烦,最后干脆就借口推辞了。参加朋友孩子的婚礼也是如此,有的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不见,觉得很亲切,话也多,酒也多,但接下来一个月就能在酒席桌上见到几次,总是这伙人相会,便觉得索然无味,无话可说了。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