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就常注意身体的各部分,但这些都是常会用到的部分或是常常看 见的部分,对于比较私密的器官以东方人的观点来说,不要说常常注意, 连言语中提到都会觉得避讳。若以女性来说,第二性征-乳房就是必须常 常自我检查的地方。
事实上,乳房从青春发育至二十几岁期,乳腺的增生,使得乳房呈现健美 而富弹性。三十岁后,皮下的脂肪开始堆积而相对乳房(乳腺)结缔组织 比例减小,使乳房逐渐下垂。四十至四十五岁以后,由于荷尔蒙的刺激减 少,乳腺逐渐萎缩,皮下脂肪占据更多的空间,乳房也就更进一步的下垂 。
以上,再再显示乳房的变化是代表身体新陈代谢及内分泌机能的重要指 标。 月事的前后,乳房常有不定期的疼痛发生。由于女性荷尔蒙动情素中,还有次分类的荷尔蒙E1、E2、E3,分别刺激乳腺管上皮、乳房结缔组 织及乳腺管分泌。当三者的荷尔蒙分泌不均匀时,就造成了相对性的抗衡 而阻塞。此时,管内的分泌物则无法顺畅流通,引起肿胀疼痛。其发生频 率往往跟精神压力与情绪有关,常常不需任何处理,经一段时间,荷尔蒙 自我平衡后就自愈了。急性期,以局部热敷或止痛剂可暂时缓解。 根据研究报告,一群月经失调的妇女,每天短跑20~30分钟。
两个月 后,80%的妇女可恢复正常,抽验她们血中动情素的量也恢复正常,足 足证实"运动"除了可放松情绪外,也可调节体内荷尔蒙的分泌。但是切 不可把做家事的"劳动"当成"运动"。劳动是要动脑、花精神及肌肉也 不协调的。
另一项调查,东方人吃较多蔬菜、水果。血中女性动情素较低,罹患乳房 的机率较小。所以,在三、四十年前,亚洲人(中国、新加坡、日本)罹 患乳癌的比率为世界倒数第三。但是近二十五年来,却成倍数剧增,非但 如止,虽然在今日乳癌罹患率还是欧美人高,但是亚洲人得病后的死亡率 远较欧美为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预防筛检及教育工作不积极。因此,在 欧美早期乳癌(肿瘤大小<1公分)发现率占30%~60%,然而亚洲 大约在10%以下,早期乳癌的发现,其完全治愈存活20年以上的超过 90%。但是其多半是无法以手触摸察觉的,而是必需以乳房摄影或乳房 超音波检查发现。
乳癌发生原因很多,主要还是跟遗传基因有关,因此,历代亲属的寻根调 查很重要。当然也有许\多危险因子,例如:二十岁前或三十岁后生子、五 十五岁后才停经、抽烟、肥胖或原来已有一侧乳癌、学识程度高者、居住 都市较居住乡村者为高等等,意味着生活环境和精神状态是发生乳癌重要 因素。尽管如此,真正的原因还是无法得知,保持愉快的心情、不吃油炸 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及持之有恒的规律运动,乃是预防各种癌症或疾 病的不二法则。
女性乳癌仅次于子宫颈癌,占女性罹患癌症的第二位。目前乳癌成因仍不 清楚,目前无法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唯有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方为上策。
妇女自行摸到乳房肿块后,常常拖延相当时日才就医,导致疗效不佳。事实上,早期发现的乳癌,如第一期,80%的病人可存活超过十年以上。
乳癌的诊断主要靠女性的警觉心及自我检查,定期的自我检查乳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此,目前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组织都极力推广妇癌(子宫颈癌、乳癌)的防治工作,然而这两种疾病却是由不同的专业医师来负责。群众常被混淆而找错医师。子宫颈检查是属于妇产科医师,而乳癌 检查是属于一般外科或外科医师负责。
在进行乳房筛检之前,自我检查为不可或缺的教育。最简易的检查方式是 每天沐浴前后,面对镜子,当以手检查该侧乳房时,必须以另一侧的手按 住乳头往检查部位的相反方向拉扯。
如此,可使一条一条的乳腺清楚触觉到。乳腺的分布,是以乳头为中心成放射状分布,就如同脚踏车轮以轮轴 为中心的钢丝成放射状分布一样。
由于手可触摸到的肿瘤都大于1公分,是否太晚?医界里有人认为自我检 查教育亦无法提高或改变乳癌的存活率。但是根据临床经验得知,群众常 因接受自我检查,而愿意积极参加筛检的边际效应。在瑞典的研究明显的 发现有做筛检社区远较没有做筛检社区的乳癌患者死亡率低了许多。
此外 ,决定乳癌预后的因素,除了肿瘤大小、淋巴腺的转移外,医界常忽略的 是组织细胞的分化程度,常常有些肿瘤虽稍大一些,但细胞分化很好,预 后是非常好的。 以往百分之八、九十的乳癌患者,发现时都已第四期。因此,五年存活率 仅在20%以下。而近二、三十年来,除了检查技术进步外,治疗的方式 也有很大的改进,零期或一期的患者明显增加,二十年的存活率也在80 %至90%以上,治疗后的生活品质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