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类型有哪些?痛经对女性的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因此我们一定要对痛经重视起来。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意思是月经病和肾功能有关,和脾、肝、气血、冲脉、任脉、子宫也相关。中医认为痛经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虚证,即“不荣则痛”,是由于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造成的,这类人平时应注意调补,补气养血或滋补肝肾。二是实证,即“不通则痛”,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这类人宜祛淤止痛。
痛经通常分为4个中医类型
1、阳虚寒盛型
表现为下腹冷痛,热敷痛减,手脚发冷。治应温经散寒止痛。泡脚所选药物应多以入足少阴肾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引经药咸水。可用肉桂、丁香、乌药、当归、川芎各15克,干姜、小茴、吴茱萸各6克,食盐少许,煎水泡脚。
2、气血虚弱型
经期小腹绵绵作痛,月经量少,色淡质薄,神疲乏力,面色蜡黄,食欲不佳,大便溏泻等。应服具有益气补血止痛作用的药物,如乌鸡白凤丸,还可多吃羊肉。建议加入川芎15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熟地15克、当归15克、杜仲15克、黄芪15克,再加适量糖,煮好后用来泡脚。
3、气滞血瘀型
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治应调和气血,化瘀止痛。因为“女子以肝为本”,泡脚所选药物应多以入足厥阴肝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醋。可用青皮、乌药、益母草各30克,川芎、红花各10克,加入约两升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煎煮30分钟,等药冷却至50℃时连渣倒入盆中泡脚,盆中药液量应浸没踝关节,如果药液不足量,可加适量温水。
泡脚要有度,不可泡太热太久
泡脚要适度,并不是泡得越热越好,更不是越久越好。“若过量或导致大汗淋漓,那么非但无法达到保健养生作用,甚至可能会戕害身体健康,所以,泡脚要有度。”一般自己在家泡脚,先要注意水的温度,不要太热,也不能水变冷了还继续泡,可适时添热水。
其次,泡的时间也不宜太长,一般以20分钟为宜。如何判断泡得适度呢?郑卫国表示,身体发热而无流汗为适度,一旦感觉不适立即停泡。从中医角度来说,汗乃津液气血所化,损汗就是损失气血津液,所以过量出汗后,人体会有正气虚的疲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