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歌
朝鲜最早的国语诗歌,又名词脑歌。出现于6、7世纪之交的新罗。使用名为“乡札”的文字创作,即假借汉字的音、义标记朝鲜语的一种特殊文字。在形式上分四句体、八句体、十句体三种。十句体是基本形式,分三章:一、二章各四句,三章两句,称“落句”或“后句”,落句开头有感叹词“阿耶”字样。888年,角干(新罗官名)魏弘和僧人大矩奉王命汇编乡歌集《三代目》。这是朝鲜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集。《三国史记》记有说明,但书已不传。现存的乡歌只有25首。《三国遗事》载有14首:《彗星歌》、《薯童谣》、《风谣》、《兜率歌》、《献花歌》、《处容歌》、《遇贼歌》、《安民歌》、《祭亡妹歌》、《赞耆婆郎歌》、《慕竹旨郎歌》、《千手大悲歌》、《愿往生歌》、《怨歌》。有的是民谣,有的是个人作品,大多反映世俗人情,赞扬花郎(经过选拔进行道德、学问、武艺培养的贵族子弟)精神,礼赞佛法等等。留下名字的作者,如融天师、信忠、月明、永才、得乌谷等,都是僧侣。另11首乡歌,为高丽初期僧人均如所作,附在1075年赫连挺著的《均如传》中,均为佛教的赞歌。乡歌开朝鲜国语文学的先河,后世的国语体诗歌均受其影响。
宣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