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dai fangzhipin
汉代纺织品
中国是世界上养蚕、缫丝、织绸的原产地,曾以“丝国”闻名于世。 从山东滕县宏道院、 龙阳店、 嘉祥祠、郭巨祠、金雀山,江苏沛县留城镇、铜山洪楼、泗洪曹庄,四川成都百花潭等地出土汉代画象石上所见的纺车、缫车、调丝、并丝、织机、染具等实物图形,充分反映了汉代纺织业的高度成就。它通过“丝绸之路”的传播,对世界纺织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出土的汉代纺织品,是反映汉代纺织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重要物证。西汉的纺织品主要出土于湖南长沙和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中,发现的丝织品数量多,品种齐,色谱全,技艺精,是考古发掘中的稀世珍品。东汉的纺织品出土于沿“丝绸之路”上,如甘肃居延遗址,新疆的罗布淖尔、古楼兰和民丰。此外,朝鲜乐浪王墓、蒙古、苏联墓、叙利亚巴尔米拉古墓等,发现了独特的汉隶铭文丝织品,以及缂毛、斑等毛织品,还有敷彩印花和蜡缬、夹缬等印染品。汉代的纺织品生产主要有官府手工业、独立手工业和农村副业3种方式。汉代的丝绸,为横贯亚欧大陆“丝绸之路”的繁荣昌盛和贸易交往提供了物质基础。
丝织品汉代出土的丝织品按织物组织分有平纹组织的纱、绢、缣、,有绞经组织的素罗和花罗,有斜纹组织显花的绮、锦、绒圈锦。它充分体现了汉代丝织技术的高度成就。
纱和是一种纤细、稀疏方孔、轻盈的平纹丝织物。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精细的纱和(绉纱)。其中一件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仅49克。其经纬密度为每厘米58根和40根,每平方米素沙重15.4克,单根丝的纤度为10.2~11.3旦。这表明西汉初的蚕丝品种优良,素纱的品质可与现代的乔其纱媲美。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4块浅绛色,经测定,经丝密度疏的约每厘米34~36根,密的约58~60根。经纬丝的投影宽度纤细,经丝为0.03~0.08毫米,其拈回角为25°~35°,拈度为14~24拈/厘米,织物厚度为0.07~0.10毫米。比素纱更稀疏,更轻软。
罗是质地轻薄透亮,经纱互相绞缠后呈椒孔的丝织物。一般分素罗和花罗两种,花罗是在绞经罗纹地上显花纹效果。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耳杯形菱纹罗,用横式连续排列法分为粗细两档,一个图案循环,纵向为7厘米,横向为 3.7厘米。粗细花纹组成菱杯相扣、大小套叠、上下对称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