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拳趟是狄青拳门的功力拳,因该拳的风格与峨嵋赵门拳(直隶派,三原派)的风格很相似,故在南方沿海地区也被称为峨嵋功力拳。该拳趟极其短小,出势即猛,待气力耗尽时便收势了,是继狄青架子之后的第二入门拳。此外,该拳趟较狄青拳门的其它拳路更接近实战。
起式: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面向北。
第一趟
1. 双龙入洞:两脚开步站立,双手变平掌微前伸,掌心向上,而后拉回腰际抱拳,眼看北方。
2. 怀中抱月:两脚仍开步站立,双手由两侧划弧抱于胸前,以拳心向下的右拳击左立掌,呈抱拳礼,眼看北方。
3. 大鹏展翅:双手变掌分别回拉于两肩前,掌心向内,复向两侧推出,掌心向外,掌指向上,先看右手,动作停住时再看左手。
4. 双龙聚会:双手变拳,沿两侧肋旁双抄于身前,拳心向内,眼看北方。
5. 十面埋伏:双脚同时原地向后跳出,落地呈马步,双肘后顶,双臂垂于体侧微张开,两拳拳心向内,眼看北方。
6. 美女照镜:左转为左弓步,左手向东掳抓后收回腰间,右手立掌向西撑推,复重心后坐呈左长山步(即半马步),右手变掌向右向下圈封于腹前,掌心向内,左掌向右扇掌,掌心向右,眼看西方。
7. 渔郎问津:右脚撤回小半步,左脚再撤回小半步脚尖点地呈左虚步,两手变鹰爪,右爪于身前抄起架于头上,左爪套于抄起的右爪外侧以反抓于左膝前,侧提起左腿向左下方横脚侧踹,眼看西方。
8. 猛虎扑食:左腿落地伸直脚尖翘起呈七星步,身体后仰,双掌同时内旋并撩起,掌心向上,掌指相对,待撩至耳际,双手同时向内翻腕变虎爪,手指张开,爪尖向前,右腿以撬腿向左勾铲而出,然后稍荡回向西微跨步,左脚跟半步呈右弓步,双手变立掌沿耳际同时向前推出。
9. 青龙现爪:左转向东,左脚撤回小半步脚尖点地呈左虚步,两手变虎爪,手指张开,右爪于身前抄起架于头上,左爪套于抄起的右爪外侧以反抓于左膝前,眼看东方。
10. 白虎洗面:左脚向西撤步后坐呈右长山步(即半马步),左拳拉回腰际,右手变鹰爪微屈肘向内挠抓,眼看右爪,复右脚向西撤步后坐呈左长山步(即半马步),右拳拉回腰际,左手变鹰爪微屈肘向内挠抓,眼看左爪。
11. 黑虎掏心:重心左移呈左弓步,右拳抱于腰际,左手变立掌前推,右拳拳心向下于左立掌内侧前冲,眼看东方。
12. 倒撞金钟:重心右移呈右弓步,左掌推右拳以右肘向前顶出,复以左掌以按掌压至右腋下,右拳拳背向侧反崩,眼看西方。
第二趟
13. 仙人指路:步法变为冲向东的左长山步,面向东,左掌与右拳一起拉至体前,左掌从右拳内侧向左上方穿出,掌指向前,掌心向左,右拳拉回腰际,眼看东方。
14. 倒海翻江:身体左转呈扭步,右臂屈肘向左横扣,左掌硬接右肘,眼看右肘。
15. 双龙出洞:右脚上步呈面向北的马步,双手变拳,肘尖冲两侧,分别向两侧横肘顶出,眼看右肘。
16. 夜叉探海:右拳拉回腰际,右腿提起,左腿独立支撑,面向东,左掌掌心上内捶肘撩于腹前,右脚向前跨跳,左脚跟半步,脚跟抬起蹲下,右拳变鹰爪架于头上,手指冲前,左手变鹰爪撩至裆前,手指冲前,眼看左手。
17. 力劈华山:右脚向前迈开半步呈右弓步,左掌前压于右肘弯下方,右臂肘尖向下,展开臂弯向前以拳背向下崩砸。
18. 黑熊卧洞:右脚向后收半步,两脚脚尖均拧向西北方,左掌向左圈撩后收于右肩前,右臂以肩与肘同时旋转,向上向内向下以拳轮向上反撩,全身向后塌腰缩紧,面向西,眼看东。
19. 狮子摇头:身体展开左转向东,右脚向前迈开半步呈右弓步,左掌按扶于右小臂内侧,右臂肘尖向下,展开臂弯向前以拳背向下崩压后立即向上回抖腕部挑击,眼看东。
20. 龙虎相交:右拳拉回腰际,左横掌沿右臂上方向前措出,同时重心后坐,左腿独立支撑,右腿屈膝提起脚尖绷直向前弹踢,右腿落回原地呈右弓步,左拳拉回腰际,左腿提起,右腿独立支撑,右拳前冲,拳心向下,左腿向后落回原地呈右弓步,右拳拉回腰际,左拳前冲,拳心向下,而后左拳拉回腰际,右拳变掌,掌指向下,向前下方反掌推靠而出,高与裆平,眼看东。
21. 青龙出水:步法左转变为左长山步,左拳与右掌一起拉至体前,左拳变掌从右掌内侧向左上方穿出,掌指向前,掌心向右,右掌变拳拉回腹前,拳心向内,眼看西方。
22. 童子拜佛:左转呈马步,眼看北,双手于胸前合十。
23. 双龙入洞:两脚同时原地跳起,并步站立,双拳收于腰际,面向北。
收式:双拳变为掌,掌心向上掌指相对以掌背下压于腹前,直至双臂于体侧向下伸直,并步站立,面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