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君大约在二十多年前,因机缘巧合接手了一家小型油漆制造厂。当时该厂只生产特殊规格的油漆,营业额很少,业务处于亏损状态。A君管理以后业绩大有改善,公司有了盈利,三年后手里有了一小笔资金,银行也答应提高贷款额。此时,有一家颇具规模的油漆厂,老板因年事已高,不愿经营下去,卖了厂地结业了。该厂的油漆品牌以及主要生产设备也由其他油漆厂接手,剩下一些旧机器无人问津,几位年老员工也失业了。A君以极便宜的价格买下了旧机器和一些原料,并聘用了那几位老员工,开始生产一些市场上用途最广的“大路货”,这是需要经过零售店向市场发售的。即使这样小小的投资也耗尽了A君的资金,用尽了银行的透支额,还欠下供应商的货款,所以新产品的推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如果失败A君就要破产了。
用什么价格将产品推向市场?A君跟两位销售员一起开会商量。一位销售员说:“我们的品牌没有名气,一定要低价招揽生意。名牌货卖一百元,我们最多只能卖到六十元或六十五元。”另一位销售员说:“我们可以采用折扣跟销售量递增的方法,商铺销得越多,我们折扣给得越大,鼓励商铺的积极性。”两位同事说得都有道理,但A君总觉不妥,散会以后独自细细思量这件事。
第一个方法,卖低价只能有两个结果:一是降低质量,保持一定利润,但劣质产品肯定不能在市场立足;二是生产跟名牌同样品质的产品,但公司就没有利润,也是死路一条。另一位销售员的方法,他的建议听上去可行,但零售店老板没有把握销售新牌子,他会敷衍你,不一定有兴趣帮你销货。
A君最后想出了一个方法。在第二天的会议上他宣布,名牌货卖一百元,自己的牌子就卖九十八元,品质跟名牌货一样好。名牌货给零售铺的折扣,当时都是九二折,A君就给商铺八七折折扣,卖出一罐也是这个价钱,也就是说零售铺卖出一罐A君的货,比卖出一罐名牌货要多赚百分之六十。
当A君的货推出市场时,商铺都乐意为他推介,立即在零售市场占了一席之地,工厂也很快发展到中等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