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各家银行对业务核算系统不断升级换代。系统升级对外目标是产品更丰富、渠道更通畅、服务更便捷,对内目标是整合系统资源,实现一本账管理模式。一本账管理模式的实质是集约化经营,体现在信贷经营、客户拓展、后勤保障、会计管理等各个方面。
有种观点认为,所谓的一本账会计管理,就是对各个业务核算系统进行整合改造,取消储蓄和会计等业务品种之间的内部往来账户,取消分支行之间的系统内往来账户,全辖共用一套内部账户,只产生一套明细账、一套总账、一套报表。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对一本账会计管理模式的认识并不全面,一本账会计管理应包括三个层次:横向一本账、纵向一本账和集中化管理。本文将从会计管理的角度,探讨如何实现一本账会计管理。
一本账会计管理的第一个层次是打破各业务品种系统分割、管理分离的局面,实现“横向一本账”。长期以来,由于业务归口管理条块分割,储蓄、人民币会计、外汇会计、公积金和经费会计等业务核算系统开发自成体系,对外营业窗口各自为政。例如,某客户到银行办理一笔购汇业务,必须先到人民币柜台将购汇所需的人民币资金转出,再凭人民币会计柜台的回单到外汇会计柜台办理购汇手续;而银行人民币柜台收到客户购汇的人民币资金后,必须马上填制报单、加盖预留印鉴,再将报单手工传递到外汇会计柜台,否则,因资金未到位,外汇会计柜台无法为客户办理购汇手续。
银行业务系统分离、内部作业分工存在着很多弊端。一是增加业务处理环节和处理时间,容易引起客户的不满;二是银行内部需要手工划转资金,增加劳动量;三是各个业务品种之间的往来账户监控不到位, 则可能产生内部作案的风险;四是系统分离增加信息采集难度,易造成信息不全面、不及时等问题。
要实现“横向一本账”,首先,应调整业务管理归口,理顺会计管理体制,进行会计一体化管理,账务信息“一口出”;其次,应对各个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在技术上支持“一柜通”的业务处理模式;第三,梳理业务流程,实现综合柜员制,取消业务品种之间的内部往来账户;最后,根据网点客户分布,因地制宜推行全能窗口、弹性窗口、专门窗口等多模式的柜台功能组合。
一本账会计管理的第二个层次是上下级之间资金自动清算,管辖行可随时调阅辖区网点的账户信息,实现“纵向一本账”。不少银行对实现“纵向一本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全辖所有网点共用一套内部账户,并启用大量的登记簿进行信息辅助管理。大部分资金款项自动入账,需要其他机构确认入账的资金通过指定账户暂时挂账,由确认机构冲销挂账进行处理。与原来通过“系统内往来的两个对应账户”的资金清算模式相比,“单一账户的挂销账管理”清算模式彻底消除了分支行之间未达账项的存在,可以迅速定位未处理的往来款项;原来每旬往来对账工作量大大减少,改为对指定账户未销款项的监控。但是,该种模式也存在一些致命的缺陷。第一,由于内部账户共用,单一网点的科目汇总数无法自求平衡,只能产生一个总账,因此,该模式的实施必须有较为宽松的外部监管环境,不需要对外报送单一网点的报表。第二,取消分支行往来账户,不存在分支行之间的资金业务;而且内部账户共用,无法单独体现某一网点的利润,因此,该模式的实施必须改变根据网点利润账面数据考核方式,采用存贷款内部购买制的考核方式。第三,由于内部账户共用,且受到技术、业务流程等限制,内部账户无法都采用挂销账管理,因此,该模式的实施容易导致内部账户管理责任不清,造成随意挂账、挂账清理不及时等内部隐患。
第二种模式是大部分资金款项自动入账,内部账户按网点开立;为满足跨网点资金手工确认并入账处理的需要,允许上级行直接借贷记下级行内部账户,发起行通过其他渠道将具体信息传送给对方行,日终批处理系统将其视同通存通兑进行资金清算。
例如,上级行需要将资金划拨到下级行,直接根据款项性质借贷记下级行相应的内部账户,下级行销记内部账户进行处理;再如,下级行需要将资金划拨到上级行,则将款项挂在本网点指定账户并通知上级行具体账号和信息;上级行借贷记下级行指定的内部账户进行处理。在这种模式下,内部账户按网点设置,责任主体明确;通过跨级使用内部账户解决了分支行之间的资金往来清算;单一网点的科目汇总数是平衡的,业务部门可以根据管理需要确定是否采集网点总账和报表,可以采集部分以网点为单位的财务考核指标。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所有内部账户允许跨级使用,风险点分散,监管不到位易造成内控风险隐患;信息需要通过其他渠道传递,易造成处理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