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对象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传统会计理论研究中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会计对象是什么的问题,会计界展开多次讨论,形成许多原创性的观点,如“资金运动论”、“价值运动论”、“经济活动论”、“信息运动论”、“产权论”、“受托资源论”等。可以说,我国自提出建立会计准则体系以来,会计对象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然而反观西方会计理论研究体系,会计对象的研究备受冷落,甚至没有“会计对象”一词,而会计要素的研究却十分深入。尽管会计要素作为连接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关键,在会计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会计对象是对会计要素的抽象和概括,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解、分类。对会计对象的认识不清或认识错误,必然导致会计要素的错误理解,影响会计要素研究的深化。
会计对象是会计理论的基础,各门学科之所以不同,首先就在于其研究对象不同。因此,会计对象是会计理论体系研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只有明确了会计要研究的特殊对象,才能把握会计的特殊矛盾,才能划清会计与非会计的界限,进而才能正确理解会计的其他理论问题,深层次分析会计理论。然而,对会计对象的认识莫衷一是,没有一个十分肯定的公认定义,给会计理论和会计工作带来诸多问题。
从会计理论研究分析,由于会计对象概念存在种种不同、缺乏一致的认识,以及描述的含糊性,影响到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与研究会计对象,重新认识会计信息的来源问题。
从会计实务工作分析,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会计研究的热点问题。人们纷纷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提出各种解决的对策,然而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假账仍然是“世界性难题”。究其根源,在于传统的会计理论将会计对象限制在一个会计主体的范围内,以之为指导的会计工作也被限制于一个“会计主体”,对经营活动的记录,对各项指标的计算,是从特定的经营组织的立场出发,反映的是特定经营组织的经济情况,人为地割断了经济业务的交易联系,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可对比和验证。
因此,解决上述会计理论与会计工作的问题,关键在于提出一个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特征,并且能够指导会计工作,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会计对象概念。笔者认为,可以将会计对象界定为经营活动中的经济联系。
根据系统论的思想,经济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由各种社会组织、自然人所组成(其他还有规则、制度、法律等)。由于社会活动的社会分工与合作,经济社会各个个体之间以及内部的经济联系将经济社会连结成一个整体。企业系统作为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在与其他社会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经济联系;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分工合作构成的大量经济联系又将企业组织联结成一个整体。就此而言,经济联系是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企业内外部存在着大量的经济联系。
从企业外部角度考察,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复杂化,社会分工不断扩大,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都不可能完全在一个企业内部完成,经济社会的各企业只承担社会分工所分配的角色。这样,社会中的各企业不能独立的存在,他们必须相互依赖,相互支持才能生存和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各种消费者之间,构成了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
从企业内部考察,由于生产活动的分工合作产生了大量的传递与交接过程,在企业的各个相关部门之间、上一道与下一道工序之间,构成了频繁的经济联系;他们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如采购部门进行原材料、配件的购进;验收入库后由仓库部门进行保管;生产部门为满足生产的需要从仓库领料;设备维护、电力供应、运输活动、其他供应等,保证生产活动进行;完工产品送交仓库保存;销售时由成品库存供应。这形成了企业内部的种种经济联系,这些经济联系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联结成一个整体,将社会生产活动联结成一个整体。
三、会计对象的重新定义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外部,经济联系是基本特征。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企业外部的经营活动,也包括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都是两两行为个体共同完成的行为。任何一项经营活动的进行与实现,至少在两个个体之间形成,并在其经济联系点上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或交流,产生资源价值量的信息。
这些信息正是会计需要记录处理的信息。这样,可以认定,会计信息来源于经营活动中的经济联系。会计对象,是会计所反映和研究具体内容的概括和总结。会计记录的信息正是会计所应该反映和研究的内容。因此,可以认为,会计对象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营双方所形成的经济联系信息。
四、会计对象重新定义应注意的问题
将会计对象定义为经营活动中的经济联系信息,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会计对象产生于经营活动,而非管理活动。分析经营活动与管理活动的差异,可以看出,管理活动只适用于经济组织内部,对于经济组织外部的活动行为只能洽谈、协商,不能实施管辖。而作为运营于经济社会中的经济组织,必须与外部交换物质、能量、资金等资源,这些外部的交换活动不能称之为管理活动,只有经营活动才能涵盖这些活动。因此,会计对象产生于经营活动,是为了强调会计的服务对象为经营活动。而管理的服务对象也是经营活动,会计和管理不存在附属关系,两者在企业中是平行关系。
第二,会计对象产生于经营活动,是经济活动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经济活动。会计活动处理的信息来源于经济社会两两成对的经营组织之间经济联系的信息,这是会计对象的特殊性,因而会计所要研究的既不是宏观的经济活动,也不是市场之类的微观经济活动,而是经营组织之间活动的局部和微观的特性。会计对象产生于经营活动,而非经济活动,是为了强调会计学与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学科之间的区别,强调会计的特殊性。
第三,会计对象所描述的经济联系,既包括在企业外部产生的经济联系,也包括在企业内部产生的经济联系。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与企业以外的经营个体之间的经济联系,如向供应商购买原材料,被称为会计对象记录、反映的“交易”;发生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如生产部门向仓库领料,被称为会计对象记录、反映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