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选择亦称会计选择,是指在既定的可选择域内(一般由各国的会计准则、相关经济法规等组成的会计规范体系所限定),根据特定主体的经营管理目标,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从而拟订会计政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
1.1 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财务信息产生的基础。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是为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进行投资、信贷等决策服务的,同时有助于评价企业受托责任的履行,所以财务信息要求真实可靠。会计事项的初始确认、计量以及再次确认和计量都基于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的选择和运用。因此,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财务信息揭示的基础。
1.2 会计政策选择在订约中的作用。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存在的原因是交易费用的节约,同时,企业各利益关系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所以需要通过订立一系列的契约来规范他们的权利与责任。因此,企业是“若干契约的结合”,契约包括企业组织章程、企业的评估与报酬计划等。会计信息在制定契约的条款以及监督这些条款的实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债务人与债权人间订立债务合约中一系列保护性条款,其中有许多是以会计信息(数据)定义违约行为的,这将促使管理当局选择可减少违约可能性的会计政策从而生成相关的会计信息。
1.3 会计政策选择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证券价格变动反映了信息影响,投资者搜寻相关信息预测他们未来的投资报酬,不同的利益关系人以不同的方式受到信息后果的影响。会计政策选择被认为是具有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价值,能揭示经理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因此能影响股价。会计计量运用计价模型来研究会计信息与股票的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强调财务会计信息在决定公司价值方面发挥的基础作用,会计计量更多地将公允价值或现值纳入财务报告中,从而直接影响资本市场股票的价格。
1.4 会计政策选择在政府监管中的作用。政府对各行各业都有一定程度的监管,特别是对社会影响广泛的上市公司监管更为严格,这些监管通常会以会计数据为依据。这种政府监管激发了企业管理当局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会计数据管理以迎合政府监管的强烈动机。对上市公司采取一系列监管措施,主要包括上市资格及新股发行价格的确定、配股资格和财务状况异常的特别处理。
公司治理结构是会计政策选择的内在动因。会计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无论是外部治理结构还是内部治理结构都会直接影响会计政策的选择,影响到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和内容,从而影响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会计系统作用的发挥亦离不开科学、严密的企业组织管理和公司治理对它的引导和控制。当企业组织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内部和外部控制时,会计信息就可能成为内部人控制以及欺骗股东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工具。没有健全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就不能保证会计政策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会计信息质量就得大打折扣,公司治理各相关利益主体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决策。因此,要使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合理化,满足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就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另外公允的会计政策选择有助于规范公司的会计行为,减少企业管理当局出于自身的利益和获取短期利益,操纵“会计系统”,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3.1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决定了股权过于集中,而且无法流通;可交易的股权又过度分散,机构投资者比例非常小,使得广大公众投资者无法对企业实施直接控制。这就为大股东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来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提供了便利。
3.2 由于缺少完善的经理人市场,经营者为了获得晋升,就会选择增加当期利润的会计政策。另外,由于上市公司跟当地政府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方财政、政府目标都跟企业经营业绩紧密联系在一起。出于迎合政府的偏好,企业管理当局也会选择增加当期利润的会计政策。这种过分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发展的做法势必会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3.3 公司相关信息披露忽视质量要求而流于形式,使信息需求者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会计政策选择和变更的情况,这为经营者利用信息优势选择有利于自身而有损于其他信息使用者的会计政策提供了条件。
3.4 银行等作为债权人对公司实施的监控作用较小、外部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或者是并购市场对公司实施的监控作用也非常有限,造成外部监控机制不全,导致会计政策选择缺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会计信息质量大打折扣,公司治理各相关利益主体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4.1 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制度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和界定功能 产权关系的明晰,一是可以促进股东追求资本收益的最大化;二是各利益相关方与管理当局之间明晰了契约关系,有利于会计系统目标的实现。它既允许和鼓励企业根据交易费用的高低来选择会计政策,又可以发挥会计准则的激励约束和资源配置作用,使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减少随意性,尽可能地反映各利益相关方的价值和利益。
4.2 建立报酬和业绩相对称的激励机制 进一步探索与上市公司业绩挂钩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制定长期的经理人经营绩效评价标准,使管理当局的目标函数与所有者的目标函数趋于一致,以增强公司管理当局对股东的责任心和忠诚度,减少经理人的道德风险,限制经理人为个人利益滥用会计政策选择来操纵利润、损害各利益方利益的行为。
4.3 规范经理层的运作机制 首先要切实保证经理行使法定的权利。经理依据《公司法》、《公司章程》和董事会决议行使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职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要落实经理的日常经营管理权,最重要的是落实其人事任免权。其次要使经理人员的利益同企业的经营效果挂起钩来。一方面要建立一套根据企业经营效果决定经理人员报酬的激励制度,包括实行基本工资、年度奖金、长期奖励(如股票期权)相结合的薪金制度;另一方面建立对经理人员实行以聘任制为主的市场约束制度,其中最基本的是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经理人才市场的约束,使经理人员既有动力和机遇,又有压力和危机,只能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勤奋工作。最后要完善经理聘任制,确立竞争机制,防止经营者频繁流动,以防止短期行为,保障公司长期稳定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4.4 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制度 强有力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对公司进行监督的典型特征,因此就得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以下信息:一是上市公司的持续信息披露;二是公司治理信息的披露;三是股东权益的披露。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准则都强调企业既有适当选择会计政策的权利也负有进行充分披露的义务。另外,我们还应进一步完善会计规范体系,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督和惩处力度。
4.5 完善外部监控机制 注册会计师、市场、司法和政府等外部人士和机构是会计政策选择的外在约束机制。首先,法律和法规的威慑和惩戒机制,如果会计政策的选择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将会受到相应的制裁;其次,注册会计师作为拥有更多知识技能的外部审计者,不但要对合法性、一致性进行审计,还要对会计政策选择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充分披露等进行审计。
4.6 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 目前,在会计理论不完善和会计规范不建全的情况下,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是必需和现实的。会计人员素质越高,对经济业务的判断就越准确,其处理业务的能力越强,其处理加工而得到的会计信息就越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信息质量的直接保障,能够规范、指导会计人员的行为。在外部约束机制不建全和其他不利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如果会计人员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就能坚持会计立场,公正公充运用会计政策选择,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