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模式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它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发展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经济发展模式是对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经济体制等方面的一种综合归纳。二战过后,发展中国家在取得了政治独立之后的新目标就是取得经济上的独立和发展,开始开足马力发展经济,并且进行了各种尝试。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亚洲四小龙(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为代表的東南亚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关键在于他们实施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就是所谓的東亚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深化,各国都在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的同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即使是東亚模式中的不同分支也有自己的特点,在此选择香港和新加坡进行讨论。
二、战后香港、新加坡经济发展道路
(一)香港经济发展道路。香港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五十年代早期~1966年),从“转口型”经济转向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加工型”经济。香港经济迅猛发展,经济结构发生的第一次转型。大陆政局的变动,使得上海和华南地区的大量资本、机器设备、熟练工人流向香港,为香港制造业的腾飞创造了条件。1952~1960年年均名义经济增长速度为8.9%,1961~1966年年均增长速度为10.9%。1961年制造业、批发零售进出口餐饮服务业、交通仓储通讯业、金融保险业地产商业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为23.6∶21.9∶9.6∶15.3,制造业规模最大,而且相对规模继续增大。该时期是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1966年人均GDP达到中下等国家低位收入水平,在亚洲紧随日本之后,位于第二位。该阶段香港制造业发展迅速,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主要角色,香港经济实现了“转口型”经济向“出口加工型”经济的转变。
第二阶段(1967~1975年),香港经济增长较为平稳,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主要表现为制造业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从“加工型”为主转向以“制造型”为主。1975年四大行业的增加值比重为:26.9∶20.7∶7.2∶17.0。制造业规模进一步增加,其他行业变化不大。前五年和后五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5.4%和6.4%;1975年人均GDP达到中下等国家和地区收入的中位水平。制造业就业规模增长速度放慢,但是对香港经济的持续性发展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第三阶段(1976~1985年),香港经济增长加速、健康发展。20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黄金发展时期,需求不断上升,并且对外进行产业转移,香港及时采用出口导向战略,在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前5年增长速度达到11.6%,后5年的增长速度放缓,为5.5%。1985年人均GDP达到6375美元,达到中上等国家和地区中位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到阶段末的1975年零售批发酒店餐饮业比重略超过制造业,出现并立局面。选定行业增加值结构为:22.0∶22.8∶8.1∶16.1。香港产业结构实现了多元化、高层级发展阶段,香港初步发展成为以制造业为基础,国际贸易和金融业为支撑,辐射周边国家和区域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人均GDP达到6,375美元,香港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第四个阶段(1986~1998年),前5年增长速度为7.4%,后8年增长趋缓,平均速度为3.8%。1988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达到高收入国家的低位水平,步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行列,也标志着香港真正进入现代化阶段;1993年人均GDP近2万美元,这是香港成为国际中心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选定四个行业增加值比重为:6.0∶25.0∶9.2∶24.6。该阶段进出口贸易业成为该时期香港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转口贸易中超过一半的比重来自中国内地。随着香港制造业的北移和拓展,本地制造业呈现出集融资、采购、设计、推销、货物中转的生产控制中心和服务中心于一体的虚拟化特征,但本地制造业虚拟化可能带来产业结构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空洞化”的质疑。总之,香港已经发展成为以国际贸易和金融业为主导,制造业虚拟化为特征的国际性经济中心城市。
第五阶段(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得益于内地与香港的经济互动以及全球一体化推动,香港成为内地最重要的金融及商贸服务中心之一。产业结构变革特征是代表高技术含量的电机与电器制造业又成为制造业优势部门,服务业中商业服务业上升为第一优势部门。该阶段发展趋势表明,香港管理和应对国际风险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其国际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稳固。
第一阶段(1966~1975年):改善基础设施,鼓励投资创业,提供金融服务,促使依靠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经济转变,着力“进口替代”,发展制造业、电子工业等劳动密集型工业,加快工业化步伐,全面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机场、港口、道路相继建成或得到改善,公共住宅开始大规模兴建,具备吸引外资的条件,外国投资设厂开始增加。
第二阶段(1976~1985年):着手重组经济结构,大力引进高技术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制造业朝着高附加值、高度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方向转化,以电子行业为先导,继续发展制造业,以石油提炼、电子电器、船舶修造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初具规模,跻身于亚洲新兴工业国,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使软、硬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大规模引进外资创造良好条件。
第三阶段(1986~1995年):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正式确定将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双引擎,降低企业所得税,引进投资、技术和专业管理人员,大力发展高技术,鼓励跨国公司与本地中小企业挂钩,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航运中心、炼油中心以及亚洲的金融中心。
第四阶段(1996年至今):以服务业、信息产业为发展重心,加速经济国际化、自由化、高科技化。近年来,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策略”,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制定实施从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战略规划,全力推进经济重组。
第一,香港和新加坡都有自己的区位优势。香港位于亚太地区的核心位置,是東北亚通往東南亚、印度洋的必经之地;新加坡是连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枢纽之一。香港面积为1,080平方公里,新加坡为659平方公里。同时,香港和新加坡都是WTO的成员和独立关税区。
第二,实行国家管理和干预。扶持特定产业,创造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环境,推动私人企业投入开放市场的积极性。香港和新加坡由于自然资源匮乏、市场结构残缺、市场主体发育不全、生产要素流动性弱、经济发展滞后,一开始就特别重视国家的职能,将政府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有机结合,形成灵活又有弹性的经济发展机制,并使之成为了東亚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保证了经济长期的正常运转。一方面政府积极参与和干预经济活动,政府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法律及行政手段调控宏观经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密切合作,政府为企业提供政策、资金等支持,企业则与政府协调一致密切结合,积极参与市场活动。
第三,实行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出口工业化战略。具体来说,就是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在政府的引导下实行全方位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放宽外资投资环境、鼓励出口、利用本地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
第四,通过高储蓄和高投资率带动经济的高增长率。人均GDP的年增长率1970~1980年间,香港9.2%、新加坡8.3%,1980~1993年间,香港6.5%、新加坡6.9%。1974~1993年,東亚地区的经济年增长率达到715%,是同期发达国家年增长率219%的2倍多。两年平均增长率9%的骄人战绩被称作“東亚奇迹”。要指出的是,香港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率因素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香港回归后,政府加强了对科技和教育的投资,由此引发了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推动力香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对于新加坡,香港是更小型经济体,经济结构单一,开放性和对外投资依赖程度更高,所以在全球性的经济冲击中会受到更大的影响。新加坡的发展则是通过要素的积累(高储蓄率、教育方面的投资)。高储蓄和高投资率是香港和新加坡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第五,儒家文化的肥沃土壤培植出的价值观念体系为香港、新加坡的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良性循环。儒家文化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理解与尊重、精诚合作,儒家文化提倡诚信、勤俭节约,儒家文化重视教育的重要性等等。这一切对企业发展、国家廉政、教育事业的前进具有重大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广汉。香港回归后的经济转型和发展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
[2]李若谷。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比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
[3]高军波。香港与新加坡及相关区域经济整合研究[J].城市观察,2009.2.
[4]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M].中国财经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