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是从事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代表未来产业方向的新兴类型企业。它具有高技术层次、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高速度、高竞争等特征,而不断进行高水平的技术创新是它的根本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它的筹资风险比一般传统企业更大,性质也有所不同。这是因为:
一是技术开发投入高,这是由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特点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巨大的市场风险所决定的。如果筹集不到足够的资金,不仅使高新技术创新项目难以启动,也会使前期已经投入的资金前功尽弃,导致技术创新项目半途而废。例如,美国吉列公司开发的灵敏触头剃刀总共花费了3.1亿美元,其中7500万美元花在了研究开发上,1.25亿美元花在了固定资产上,1.1亿美元花在了市场推广上。就发达国家情况而言,不同的行业,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有所不同,如美国带包装的消费品(如袋装洗涤剂)的技术开发所需的资金是几百万美元,而一个新型喷气式发动机的技术开发成本可能会超过10亿美元。一个新型汽车的开发项目可能会需要40亿美元,一种新药的开发成本超过6亿美元。在美国进行技术创新所需的投资是很大的。我国虽然还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字,但据笔者实地调查得出的结果,也说明这方面投资是相当大的,例如某电子元件厂要上马一个新元件,光设备就要花费8000多万元。而高新技术创新所需的投资也许更多。
二是投资额事先难以估计。当高新技术创新项目实施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往往会发现,实际所花费的投资远远高于计划投资,投资者可能不愿意继续冒风险而中途退出,导致技术创新项目难以为继。
三是高新技术企业一般由于固定资产占比低、无形资产占比高、新技术风险高、市场前景不明朗等特点,通过常规渠道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足够的投资。例如,我国的高能超声聚焦刀(一种用于无创伤切除肿瘤的医疗设备)早在1986年就已发明了,后来由于资金匮乏,一直无法改进成实用的医疗设备。直至十年后的1996年才通过技术转让获得继续研发的资金,到了1999年开发出可用于临床治疗的设备。几年来临床治疗证明,该设备效果显著,并被认为比国际上同类设备领先4-5年。目前,这种设备已出口欧美,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设想一下,如果当时有资金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另据对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调查,遇到资金缺乏的企业比例为48.89%,仅次于人才缺乏的因素 (占57.72%)而位列第二。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曾就技术创新风险性问题对我国1051家企业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列在第一位的是资金短缺。资金的缺乏以及资金在技术创新不同阶段分布的不合理,也是制约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的关键因素;比如,目前我阔每年发明专利技术2万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2.5万多项,但其中能转化为商品化生产、形成规模效益的仅占10%-15%,远低于发达国家 60-70%的水平。
正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特性,因此,对其筹资的风险控制就是显得更为必要。筹资风险控制的关键是前馈控制。前馈控制是针对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控制。为了使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顺利进行,适时筹集到技术创新计划所需要的资金,并能在超过资金预算时及时补充资金,是筹资风险前馈控制的关键。另一方面,也要恰到好处地使用资金,科学编制资金预算,合理地在原材料、设备、无形资产、操作工人和科技人员之间分配资金,并在技术创新各个阶段合理地投放资金,努力减少资金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必须大力开拓资金来源渠道,多方筹集资金,以最低的资金成本、最佳的资金结构、最优的条件和最佳的时机,争取所需的高技术创新资金。结合我国的实际,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可利用的筹资渠道有:
(1)银行贷款。这是最容易想到的筹资渠道,也是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筹资的主渠道。但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开办时间较短、无历史信用记录、前景不明朗,加之无形资产的比重大、固定资产占比小,而贷款一般需要担保抵押等手续,因而难以获得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的长期贷款。所以,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尤其是新办企业,这种筹资方式的门坎较高,不易获得。当然,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营效益良好时,就比较容易获得银行贷款,这时要注意比较各家银行的利率、担保和抵押条件,择其优者作为获贷对象。
(2)企业内部筹集。高新技术企业内部自筹资金是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①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按企业的年度销售收入5%以上提取,作为企业的年度专项研发资金,执行专款专用、财务独立核算的办法。②可以通过加快设备、模具的折旧,利润提成,提取公积金的方式形成企业的专项研发资金。但这个渠道对于规模较小或新开办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不适用的。
(3)政府资助。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特别要注意用好、用足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我国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在税收方面、资金方面制订了许多优惠政策,企业必须熟悉和运用这些政策。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符合条件的可以减免企业所得税。资金方面符合条件的可以得到政府无偿拨款或无息贷款资助。比如,科技部的国家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每年都资助一批高新技术的技术创新项目。
(4)风险投资基金。高新技术企业虽然有以上三种基本的筹资渠道,但从其成长发展过程来看,这些资金是不够的。国外的实践证明,风险投资基金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金不足问题。风险投资基金主要是指由一大批经营风险投资的风险投资公司,通过募集资金,投资于具有巨大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最终通过该企业的利润分成、股票上市、转让控股权等方式收回投资,并实现利润的一种资金运作方式。这种投资机制能够较好地处理科研工作者、投资者、经营者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它是在市场经济中形成的一种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专门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高效资金运营方式。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实践证明,风险投资基金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目前的发展,以至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已转向主要依赖风险投资基金。在美国,5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风险投资的帮助。美国的“硅谷”就是风险投资基金和高新技术企业紧密结合的产物。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基金虽然处在起步阶段,但发展很快。比如,中国政府自1999年起建立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由财政部和科技部共同组织实施,每年财政部都拿出10亿元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当年就有1000多家中小企业得到了资助。在中央政府的带动下,很多地方政府也建立了此类的创新基金。截止到 2000年底,我国有各类非银行的风险投资机构80多家,投资规模70多亿元。因此,高新技术企业要学会包装自己的创新项目,利用“知识融资”,积极取得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持,以分散技术创新的风险。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正在进一步拓宽,比如,金融租赁、发行债券、海外融资、金融期权、互助基金正在出现和发展起来。高新技术企业要密切关注和运用新的筹资工具,不断降低筹资风险。
高新技术企业还要研究高技术创新各个阶段的费用规律。根据国外经验,技术创新过程中,研究与开发、中试、批量生产上市三个阶段的资金投人比例为1:10:100,当然具体企业要作具体分析。了解这个规律可以对各个阶段的资金需求量做到心中有效,事先制定资金筹措和投放计划,避免资金的短缺和闲置。
在做好筹资风险前馈控制工作的基础上,高新技术企业还要做好筹资风险的同步控制和反馈控制工作。同步控制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控制,而反馈控制则是在计划执行完毕后,对实施结果进行分析,并作为下一轮计划制定的依据。
高新技术企业要按照筹资计划密切观察筹资进度,包括每种筹资渠道所取得的时间、资金量和资金成本。如发现某些筹资渠道不甚畅通,没有达到进度要求,应立即寻找原因并准备替代方案,保证资金能分阶段按时到位,以便与技术创新各个阶段的用资特点相匹配。高新技术企业要按照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采用不同的筹资渠道。在创新初期,由于风险高、无盈利记录、信用状况不定,无人愿意提供资金支持,这时应多利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创业公司的种子基金、创建基金以及企业的自有资金,中期可利用创业公司的成长基金和通过国内大型企业融资,到了后期可考虑利用证券市场融资和银行贷款等。
高新技术企业要对筹资结果进行总量和结构分析,分析筹资量是否达到预定数额,分析各种渠道资金来源的比重、不同成本资金的比重、长短期资金的比重、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的比重等,从取得资金的及时性、便利性、低成本性等几方面综合考虑,形成最优的筹资结构,为下一轮筹资馈人必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