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在中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具有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文章研究表明,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层次的控制权与绩效具有显著相关性,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控股股东的存在越有助于提升公司绩效。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一个合理的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公司治理制度时,应当首先设置一个合理的股权结构。
论文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经营绩效
近年来,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此提高公司绩效,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各国的学者研究分析了股东层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总的来讲,他们的研究结果在于股东层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相关。
一、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一)股权结构对公司决策行为的影响
公司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着公司的前途和命运,而股权结构的合理性影响着公司的决策机制和决策的科学性。
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控制权的归属,并影响着公司内部权利的配置。公司股东拥有最终决策权,董事会作为股东利益的代表掌握着公司的决策权。在一股一票和多数议决原则下,股东所享有的剩余收益索取权和投票权的大小完全是由所持股份的数量决定的,拥有多数股权的股东在公司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就大,同时如果其决策失败,所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二)股权结构对公司交易行为的影响
由于持股模式的不同导致大股东与持股公司之间,以及大股东与其控股公司之间形成复杂的经济关系,因而股权结构对公司交易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控股股东对其控股公司的关联交易的影响以及内部董事的自我交易。
股权结构明确界定了持股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所拥有的权利、所享有的利益以及相应所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不同股权结构中股东构成、其控制权的归属、持股比例和持股模式决定了持股主体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由于责权利的不同匹配使各自面临的投资成本和收益不同,从而导致了对公司投资行为的不同影响。
(四)股权结构对公司分配行为的影响
股利是股票投资者获取收益的最主要形式之一,具体包括现金股利、送红股和公积金转增股。控股股东利用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总体上采取了低派现的策略。上市公司的低派现行为,从根本上讲源于作为控股股东代表的内部控制人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由于派现是按股权比例进行的,公司少派现,控股股东只损失较少的股息收益,却能控制、占有更多的资产,因而其倾向于少派现。
二、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
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时,其现金流权益与控制权比较一致,控股股东有动力去用心经营公司,从而提高公司经营绩效;而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下降,其现金流权益与控制权开始出现分离,此时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动机和寻租的激励增强,在中国目前控制权机制和退市机制威胁力度不够、小股东保护机制缺乏的投资环境中,大股东很可能“捞一把就走”,从而给公司绩效带来负面影响。
(二)控股股东股份性质与公司绩效
当控股股东是家族或法人股东时,由于其存在强烈而明确的利益动机,有监督和管理公司的较强动力,可以有效地约束内部人,因此法人股控股股东的存在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而当控股股东为国有股性质时,由于“所有者缺位”且代理链过长,控股股东既没有能力选择高能力的经营者,又没有能力承担对经营者实施有效的监控从而引至的高代理成本,同时,国有股股东担负着就业、维持社会稳定等非经济使命,也不利于公司业绩的提高,故国有股性质的控股股东的存在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目前,许多上市公司仍由政府绝对控股,而且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相差悬殊,不利于政企彻底分离、不利于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和公司治理的有效运作。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
股权制衡状态下,任何一方必须得到其他大股东认同时才能做出重大决策,内部治理制衡机制相对有效。此时,大股东的监督作用既可避免“一股独大”时的“一言堂”而为所欲为,又可有效制约经理的道德风险,是一种限制超大股东或经理对中小股东掠夺的有效方式,也得到不少经验支持。根据国有经济由一般竞争性领域向战略领域集中的精神,对于那些处于非国家经济命脉行业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可逐步退出,以此降低国有股权的集中程度,同时增加非国有股权,培育多元化主体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在具体实施国有股减持时,可采用包括协议转让、配售、国有股回购和公开市场竞价等方式转让部分国有股。
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在绝对控股水平上时,由于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益和控制权比较一致,控股股东会用心经营企业,从而对公司绩效产生正面影响。但是,应该看到,此时风险集中在控股股东身上,公司业绩也就完全取决于大股东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控制理念与行为。而减持国有股,打破目前国有股、国有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的对比关系,有利于形成“将错误扼守在摇篮中”的纠错功能和“防患于未然”的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的利益平衡体,逐步形成股权结构的制衡状态。
参考文献:
1、杨有红,胡燕。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和互动[J].会计研究,2006(10)。
2、杨有红。企业内部控制框架[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