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村级经济内部数字严重失真,财务管理处于松散无序状态,有限的资金大量流失,尚未形成一个系统有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根据当前我国村级财务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现状,加快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应尽快解决审计机构与人员问题,确保村级财务审计工作落实到位。
1.1 农村审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点多且面广,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应该具备较全面的财会知识和熟悉相关制度和法规,而且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协调、交往和文字综合处理能力。乡镇一级由农经员担任的审计工作是兼职的,并且从事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起步时间晚,开展的审计工作时间短,虽说已经过专业培训,但审计专业水平仍然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特别是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理解和运用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学习和研究。大多数审计人员缺乏协调、交往和文字综合处理能力,其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
1.2 审计立法滞后
农村审计目前尚无全国性条例,仅少数省市出台了地方性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条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发现的村级财务严重问题,因缺少专门的针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而得不到有效解决。没有明确的具体法律依据,村里又没有制定出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给单据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的定性问题带来了极大困难。
1.3 审计处理难
一是现行审计体制及其他一些人为因素。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无处理决定权,使得查出问题与处理决定之间脱节,查出的问题很难得到及时解决;在有关部门处理问题时,存在一些人为因素,使得问题被搁置下来得不到解决处理;二是审计工作结束后的处理阶段比前期工作难度更大;三是社会不正之风带来的阻碍影响了问题的处理。
2.对策
乡镇专职审计机构不完整、不健全,村级经济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日渐增多,有的还非常严重,在基层设立完整的、健全的专职审计机构十分必要。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农经部门和财政所进行了实质合并。过去由乡镇农经部门负责的村级财务审计职能相应合并到财政所。为充分发挥财政所对村组财务审计的职能,可依托财政所成立有3~5人的事业编制,由财政保证供养的审计站,负责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及村(组)集体的财务审计工作;对村(组)财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对新一届各村(组)理财小组组成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指导理财小组运行情况。
改善农村审计工作条件,除了进行村级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外,乡镇政府的主要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村集体经济审计,提高对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认识,为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财政部门要在经费上保证农村审计工作正常开展。
由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站提出审计培训计划,有计划地组织乡镇农经干部进行中短期业务培训,加强对农村审计人员的政治理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审计专业知识及技能教育,提高基层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考试考核等方法选拔具有审计、会计专业的审计人才,建立持证上岗和定期考核制度,淘汰素质低和工作不力的审计人员;加强审计人员政策法律及业务培训,使审计人员的政策法律水平和业务技能得到提高,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切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审计报告要真实、可靠、严密,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反驳,真正体现农村审计工作水平。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让社会各界了解、认可、支持农村审计工作。2.4 加快农村审计立法,树立农村审计工作权威尽快制订全国性的农村审计条例和与之相配套的审计取证、报告、档案管理等办法,进一步明确农村经济审计的定性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听取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的意见和建议,制订相应的审计实施细则和相关办法,使农村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充分发挥农村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同时,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增强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各乡镇党委、政府应该把依法治乡(镇)、依法治村纳入发展经济的重要环节,加大基层审计宣传力度。建立健全乡镇、村两级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增强基层干部的守法意识,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将乡镇、村财务管理制度公示以便更直观地接受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