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次从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上阐述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这是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划时代的历史贡献。这条道路的丰富内涵,体现在全会确立的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大方针中,体现在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中。这是我们党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特点规律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充分体现了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弘扬审计精神,树立“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价值理念和文明形象,增强审计事业的凝聚力”。
审计作为国家政治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审计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审计文化是文化这个属概念下的一个种概念,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审计文化是审计机关在审计监督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审计理念、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等的总和。审计文化作为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形成并普遍遵守且得到社会大众认可的理念和共同的认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提供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能够把审计人员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国家审计所确定的职责要求和既定目标中来,使审计事业在日益复杂和千变万化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和保障。
(一)审计物质文化。主要指审计组织机构中所配备的各种物质设施和必备的基础设施以及审计人员队伍状况,各种生活、福利、文化设施等。它是审计文化的基础或表层部分,是形成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条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同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审计文化在物质层面上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当前必须加强落后地区审计机关的物质设施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审计文化氛围,从而促进审计文化的协调发展。
(二)审计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审计组织体系、审计法律、法规、准则和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它是审计文化的中间层次,是审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通过约束和规范审计行为体现独特的审计文化。审计制度规定了审计人员在处理人与工作、岗位之间、以及人与人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审计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制度是对审计人员规范性的约束,审计的制度文化主要通过审计规章制度的建设来体现,是法律法规的延伸和具体化,通过约束机制,迫使审计人员必须依法审计、客观评价、公正处理。
(三)审计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审计精神、管理思想、职业道德、文化素质、价值标准、审美观念、生活情趣等等,一般可归为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四个方面。审计精神文化是审计文化的核心,是审计人员各种观念形态文化的总和。审计精神文化的建设的途径广泛,因人而异、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修养、建立制度规范、重视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等方式来建设和完善,精神文化建设应该做到扬弃、创新,发扬与保留其积极、健康的因素,抛弃消极、落后的影响审计事业发展的因素,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审计文化。
(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四个方面精辟阐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通过审计文化建设,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审计作为政府经济监督部门之一,肩负着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通过对各类财政性资金的监督,尤其对支农资金、生态建设资金、社会保障资金和教育、卫生、民政等领域的审计,确保国家扶贫、救助等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主法治建设。要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必须构建健康向上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审计文化。
(二)是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审计机关成立以来,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为审计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审计目标从以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合法性、真实性为主,到更多地关注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真实、合法、效益三者并重。审计目标和重点的调整,审计对象和范围的扩大,审计内容和形式的深化,为审计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加强审计文化建设,通过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适应有效服务国家治理的需要,推动国家治理的完善和改进。
(三)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是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就业形式、分配方式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时期,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道德观念逐步多样化,加之因深化改革过程中带来的一些暂时困难和问题引起人们的疑问、困惑需要进一步化解矛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经济对文化的影响愈加突出,以及现代化带来许多新的社会问题,给人们的思想、精神和心理带来种种压力等都要进一步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审计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建设的任务十分紧迫和繁重。
审计文化是全体审计人员共同承认并遵守的价值体系,从承认、接受、内化到自觉作为准则,是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建设先进审计文化就是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同时要结合审计自身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目标。
(一)加强领导,为推进审计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全民族的文化建设,审计文化属于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审计文化建设,弘扬审计精神,树立文明形象,增强审计事业的发展动力。审计机关要切实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审计文化建设组织机构,落实领导责任,领导者对审计人员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领导者是审计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推动者。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把审计文化建设作为长期的战略来抓好落实,把审计文化建设与审计业务建设统一起来部署和安排,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求,不断创新审计体制、制度、技术方法,促进审计事业与审计文化的同步发展。
(二)强化道德教育,筑牢国家审计清正廉洁的核心价值体系。思想修养是审计人实现理想、信念的重要保证,审计人员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审计实践的能力,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等建设,要把道德教育列为审计文化建设的首位,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为抓手,牢固树立“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审计精神。清廉文明是审计核心价值的重要体现,纯洁的道德理想信念给人以鼓舞,纯洁的道德情操给人以理智,正确的道德规范给人以准绳,高尚的道德素质能更好地约束自己做到谨慎用权,守住防线,修正自我。始终用高于别人的标准和严于别人的要求来要求自己,遵守以“八不准”为核心的审计纪律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加强审计项目廉政监督检查。深入贯彻审计署党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规划的实施办法,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机制。
(三)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审计科学管理水平。审计制度是指导审计行为的具体可操作性的行为规范,是规范行为和价值取向的最有效方式,通过制度将核心价值观予以体现。要坚持把制度的刚性管理与文化的软性影响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规章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引导和规范审计人员的自觉行为,使制度文化成为审计人员内化于心、外见于形的价值取向。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合理、高效的审计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和管物。不断完善教育机制、民主管理机制、监督制约机制、科学决策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绩效评价等机制,形成制度健全、操作规范、监督有力、运行顺畅的审计制度文化,为提高审计质量、提升审计成果提供制度保障,确保审计出精品。
(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构建充满生机的审计氛围。以审计精神文化建设为契机,促进审计文化建设向更高、更深、更丰富的方向发展,提升审计干部的精神境界,为审计事业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和精神保证。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讲文明、树形象、做表率”,不断提高审计人员文明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办审计人员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读书、审计论坛、文体竞赛、书画摄影比赛等活动,促进干部职工身心愉悦、体质强健、激发活力、增进交流、促进团结,以此提升审计人员的思想境界,净化灵魂,启迪智慧,鼓舞斗志,引导审计人员走上积极健康的审计特色文化之路。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干部职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体现审计人文关怀,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围绕重要节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组织献爱心、扶贫助残等公益活动,营造一种文明、和谐、包容的审计文化氛围。注重培养审计团队意识,提高干部职工团结协作的能力,努力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审计工作氛围。
(五)加强队伍建设,为审计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强力实施人才强“审”战略,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以先进典型人物为榜样,营造比学赶帮,人才辈出的良好审计文化环境。建立人才成长机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推动审计专业化队伍建设。建立激励机制,优化审计人才成长的平台,充分体现公平竞争,激发审计人员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建立各种奖励机制,实行奖优罚劣和奖勤罚懒的政策,采取精神勉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办法,弘扬先进,鞭策后进。对先进者、贡献突出者,在晋级、晋升、提拔、任用上给予重点倾斜,真正让优秀人才有位置、有作为。建立吸引人才机制,面向社会招贤纳士,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建立交流沟通机制,上级审计机关要对下级审计机关进行指导帮助,审计机关之间应加强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增强审计系统的归属感。建立终身教育机制,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培养教育模式,努力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审计队伍,为审计文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