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审计机关也把审计文化建设摆上重要工作位置,兴起了审计文化建设新高潮。审计信息文化是审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要抢抓机遇,加强审计信息文化建设,加快培育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建设富有特色、富有活力的新型审计文化,以更好地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免疫系统”的功能。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审计文化是一种行业文化,是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发展审计事业过程中形成的审计价值观、审计职业道德、审计工作作风等。
审计信息文化是审计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内涵是指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在制作、传播和使用审计信息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准则等的总和。这里所说的审计信息,是审计工作实践中产生的各种审计资讯,包括报刊杂志、网站、电视、广播等媒体所刊载、传递的有关审计工作的文章和音像等作品,以及审计工作中形成的审计报告、审计调查报告、审计专报、工作简报等审计工作成果。
审计信息文化来源于审计信息宣传工作,也反作用于审计信息宣传工作,进而服务于审计工作实践。审计信息文化形成的过程,就是审计信息制作、传播与使用的过程,也是指导、规范和促进审计工作的过程。
审计信息文化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对审计信息的制作、传播和使用,对审计事业的发展,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其价值取向如何,影响着审计信息发挥作用的程度,也决定着审计工作的成效。
探寻审计信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不能不先谈谈审计信息在审计工作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审计信息作为审计工作的产品,主要功能就是服务党委政府的决策,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被审计单位完善管理和内部控制,减少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促进政府部门完善体制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为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同时,也能够促进审计人员之间的学习交流,提高审计监督能力和工作水平。
由此可见,审计人员在审计信息工作中遵循什么样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工作理念,决定着审计工作成果能够达到的高度,也决定着审计工作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程度和水平。从审计信息文化的功能中,可以提炼出审计信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里,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求真观、务善观、尽美观。
关于求真观。所谓求真,就是实事求是,是对真理和真相的追求、发现和坚持。审计信息文化的求真观,就是倡导审计信息的制作、传播,要客观、真实。因为,《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审计的过程,从取得审计证据、编制工作底稿,到出具审计报告、提出审计建议,就是一个不断求真的过程。审计信息是对审计活动的具体描述,是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的客观反映,必须把真实作为根本和生命,从思想上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断。因此,“求真”是审计信息文化的本质要求,是对审计“求真”的一种“再求真”。 关于务善观。务善,是对善的宣扬、对恶的遏制。审计信息文化的务善观,就是倡导在制作、传播和使用审计信息时,要力求合法合规,努力扬善惩恶、弘扬正气。从审计工作传统的角度看,“审、帮、促” 就体现了务善的要求。这是因为,审计的基本职能就是监督和服务,审计根据查出的问题,提出完善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建议,督促整改落实,不仅切实减少了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还帮助被审计单位完善体制机制,提高了资金效益、管理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从善恶评价的角度来看,做善人善事,并以此影响人、感化人,也是务善;督促落实国家改进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是务善。这些方面的信息,我们经常在各种审计报刊和网站上看到,这里只举其中一例,2007年4月9日的《中国审计报》有一篇题为“你就是我亲妈妈”的报道,讲述了一位基层审计机关的党员妈妈尽心尽力抚养一个孤儿的感人事迹,体现了人性中善良和美好的一面,是一篇务善的好新闻。
关于尽美观。尽美,就是追求和谐与完美。审计信息文化的尽美观,是指在制作和传播审计信息时,以信息客体的完美与和谐作为价值取向。审计信息文化中的“美”,可以是审计质量的高标准,可以是审计信息服务决策、解决问题等达到的结果完美,绩效审计达到的目标最能体现这种美,还可以是审计信息的结构美、文字美和图片美。如《中国审计报》2008年11月28日第二版,有一篇某市农保处采纳审计建议收回全部违规贷款呆滞利息250.19万元的报导,就体现了违规问题圆满解决的完美、审计目标实现的完美。多年来,《中国审计报》等媒体登载有大量关于美的事物、美的风景、美的事迹的稿件,与人们对美的渴求产生共鸣,让读者心中的美得以升华。
三、加强审计信息文化建设的建议
当前,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审计信息文化,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善、尽美”的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审计信息文化建设,为做好信息宣传工作、加强审计监督增加鲜活动力,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大力宣扬、积极实践“免疫系统”的审计理念,更好地推动经济科学发展。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国家审计从本质上讲是国家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这一审计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当前审计工作的实际,也符合“求真、务善、尽美”的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我们应把审计“免疫系统”论作为审计信息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审计工作、信息宣传工作中。
首先,应强化危机意识,更加关注国家安全和经济增长。2007年底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而且目前还远未见底,对我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对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如金融机构的融资安全问题,政府、部门单位和企业的负债问题,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审计人员要高度敏感,在信息宣传工作中充分体现、准确报道,及时将有关信息传递到各级党委政府、被审计单位和社会各界,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共同研究保增长、促发展的应对措施;也提醒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高度关注,查清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审计意见或建议。
其次,应强化民生意识,更加关注政策落实和群众心声。当前,保民生、促和谐与保增长、促发展一样,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也引起了各级审计机关的特别关注。审计信息宣传工作应突出反映和报道国家的惠民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扶持中小企业政策、增加三农及科教文事业财政投入等落实情况,加强对社会反映强烈的环保、土地、资源等热点问题以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等的宣传报道,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引导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的方向。
第三,应强化绩效意识,更加关注资金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展绩效审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拓展审计发展新空间的迫切需要。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改善民生等热点问题的解决、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都要求从绩效的角度,对政府及部门的经济社会政策、行政管理行为、预算支出项目加强审计监督与评价。因此,审计人员应坚定绩效审计的方向,积极探索绩效审计的方法,创造性地开展环保、国土、资源等资金的绩效审计,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完善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
2.大力宣扬、积极构建富有特色的审计文化,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审计文化是一种行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要积极探讨加强审计信息文化建设的思路举措,致力于打造具有鲜明实践特色、行业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审计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争光添彩。
一方面,要以求真、务善、尽美“内聚力量”。文化能够凝聚人、激励人、鼓舞人。要在审计人员中大力宣扬“求真、务善、尽美”的核心价值观,努力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使审计人员更加自觉地投身于审计事业;在审计信息工作中大力宣扬“求真、务善、尽美” 的核心价值观,并贯穿于信息选题、写作、编辑、发表的全过程,写出“真善美”的信息精品,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要以求真、务善、尽美 “外树形象”。文化还能教育人、约束人、塑造人。要向社会大力宣扬“求真、务善、尽美”的核心价值观,宣传审计队伍中“真善美”的典型,树立审计机关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色标识,展示审计人员特有的价值追求、严谨的行为准则、严明的行业纪律、优良的工作作风,展示审计文化的特色、优势和竞争力,加深社会公众对审计的了解。
3.大力宣扬、积极提升审计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003年以来,随着 “审计风暴”的掀起,审计逐步为更多人所知。在新闻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随着社会公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审计迫切需要增强开放性,进一步提高社会影响力。要充分发挥审计信息的“发言人”功能,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引导社会舆论,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审计信息文化“求真、务善、尽美”的核心价值观;加强审计与组织、纪检、反贪等部门的协调,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联手反腐倡廉、维护公平正义;全面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积极稳妥地公告审计结果,借助社会力量,放大审计监督效应。总之,通过宣扬审计“求真、务善、尽美”的核心价值观,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宣传审计工作情况,让公众更多地知晓和参与审计监督,以此加快政治民主化进程。
加强审计信息文化建设,是审计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面对科学发展的新形势,面对社会各个方面对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新期待,审计机关应顺应形势,解放思想,扎实推进审计信息文化建设,让“求真、务善、尽美”的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让审计信息文化成为推动审计事业发展的鲜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