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评价是审计的一项职能。对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法人代表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评价,就是在查明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目标责任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基础上,对审计查明的结果产生的原因作出分析和判断,发表审计意见,为有关部门考核法人代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提供依据。同时,既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又为企业寻求提高效益和效率的途径。
目前,由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制约了审计评价职能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作用发挥。
企业法人代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的问题1.对经济责任人的职责履行情况评价不准确。由于缺乏必要的评价指标,对经济责任人的职责履行情况没有标准来衡量,因此作出的审计评价很不准确。
2.不能明确判定经济责任人应承担的责任。造成审计查明结果的原因有多方面,既有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因,又有外部不可抗力的影响,也有历史原因等。由于没有责任划分标准,审计人员不能明确判定应由经济责任人承担的责任。
3.审计意见表述不清。由于没有评价标准,审计意见不能明确表述被审计人的职责履行情况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是非优劣。
4.审计结果利用价值和利用程度不高。由于上述原因,使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价值和利用程度不高。
建立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的意义1.丰富和发展审计规范。该标准的建立,可为审计工作规范增加新的内容,适应审计发展的需要。
2.是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准绳。建立该标准利于审计经济评价职能的充分发挥。
3.使审计结果能被充分利用。准确、清楚的审计评价能提高审计结果的利用程度。
4.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该标准的建立,可使审计机关按照法定的标准发表审计意见,做到客观、公允和实事求是,有效降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
5.有利于审计项目质量的控制和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该标准的建立,为审计项目所要达到的质量要求制定了准则,既为监督检查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有利于审计项目质量的控制,又使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能够按照法定标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表审计意见,摆脱事实已查清却无法定性的局面,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建立企业法人代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的内容建立历史遗留对生产经营产生影响的评价标准。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具有持续性的,历史遗留对现任的生产经营必然造成影响。对历史遗留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遗留的账面债务上,还必须对遗留的资产质量、市场开发程度等凡是对现任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的事项进行评价,合理确定历史遗留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程度。
建立外部因素影响的评价标准。企业的生产经营总是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通过调查了解,确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外部事项,如不可抗拒的自然力、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按外部因素影响评价标准,对外部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合理确定外部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程度。
建立对国家财经法纪遵守情况的评价标准。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必须遵守国家财经法纪。依据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企业对国家财经法纪遵守情况的评价标准,评价对国家财经法纪遵守情况。
建立企业自身客观条件的评价标准。企业的生产经营必然受到客观条件的作用。如企业拥有的技术水平、资金周转能力等,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各种作用。制定客观条件评价标准,确定经济责任人履行经济职责时所处的客观条件,合理确定客观条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程度。
建立经济责任人履行经济职责情况评价标准。制定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评价指标,如: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执行的有效性评价指标,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科学、有效;制定主要业务经营活动的评价指标,评价其是否科学、合理和高效;制定主要经济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评价经济效益的高低等等。根据各项评价指标,建立企业经济活动的是非优劣评价标准,分析判断经济责任人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所起的直接作用或所起的决策、组织、管理等作用,评价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建立经济责任履行后果评价指标。现任经营者对企业将来的发展必有影响。对企业将来发展的影响评价不能只简单地停留在“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等字面上,应该明确指出对企业的后续生产经营产生的具体影响,包括市场开发、生产能力、筹资能力等方面,以及影响到何种程度。
以上各项指标和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各项指标和标准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式一套完整的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审计人员在作出审计评价时,要在对具体事项作出评价的基础上,从整体上进行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