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财务在高管战略决策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国的CFO们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些至关重要的商业议题中心.
资本时代,崛起的财务总监们正在面临包括全球化、IPO、企业业绩与风险管理、人才培养、规则制定、节约成本、24小时服务以及新兴市场的并购融资等在内的多重考验.对于尚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国CFO们来说,这些命题无一不是其关注的焦点所在.
如何在企业有限资源与现金流之间做好板块与板块的平衡布局,如何使得财务成为企业谋求战略致赢的支撑手段?在前不久刚刚召开的"崛起的财务总监"论坛上,来自各大知名企业的CFO们就上述话题分享了他们的实战经验.
中国铝业CFO陈基华:并购执行过程中CFO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的看法是把握五大关键.一,资本的分配环节,确定在不同时期资本的不同分配战略.二,要有强大的现金流支撑,构建稳健的现金流系统.三,在一定情况下进行资源分配,平衡在不同产品和板块之间投资的最优化.四,对话资本市场,要有持续、稳定的派息政策.五,在并购执行过程中,CFO拥有不可推卸的职责.
首先,在资本分配方面,谈预算大家都很熟悉,但如何将有限的资金在不同的产业板块间进行分配,从中体现公司战略显得至关重要.公司的整体战略,首先要体现在每年的财务预算上.CFO在此过程中,必须从资本的角度完成这一战略.实现资本的有效分配,主要体现在多大的规模和量上,在多长的时间段上进行不同板块的分配,以及在形式上是主要用于建设还是用于分配,这些都关系到资本开支和分配.在这个问题上,CFO有很多责任.在中国铝业的战略讨论过程中,CFO有责任按资本分配发表看法,从而配合战略的实施,完成预案.
其次,还要有比较稳健的资本结构,要选择合适的资信结构.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并不是资信等级越高越好.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香港、纽约上市的非金融企业,资信等级大多都在B类.因此,我们需要研究的是,要以什么评级来面对投资者.中国铝业目前的财务杠杆比例在40%,同时也在根据根据市场周期,不断研究调整范围和弹性.
再次,在平衡状态下的效益最大化.CFO要考虑的是整个公司的资本结构.股本、债务、银行债券、短融券、长期公司券等等.目前,中国铝业的企业债券以十年以上为主,短期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主要用于资本开支事项.目前我们没有短期借款,主要是通过平衡状态下的资本分配、现金流分配来适应公司的发展战略.
第四,在股息方面与市场对话.中国铝业在2001年制订了公司政策,推出不超过35%股息.这一政策主要是以股东利益为根本,追求的是持续的、高额的、稳定的股息政策.那么,什么样的股息政策最佳?这主要视不同企业的现金流、营利增长能力为出发点.而此要素也保证了所推出的派息政策能得以持续.我们35%的股息政策,基本是按5-10年的营利模式所测算的现金流量为依据,从目前来看执行情况不错,既能满足市场对企业的期待,同时也不会给企业带来过分的压力.
最后,高效的战略执行,中国铝业已经建立了以财务为核心的运营管理体系.就是整个公司的资本投入、研发、市场、销售都建立在以财务为核心的圈子里.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战略决定资本分配,通过资本结构提供坚实基础,通过营利增长推动价值增长,通过股息政策吸引投资者,通过高效的执行确保投资发展.
如家酒店CFO吴亦泓:发展绝不牺牲盈利
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市场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据酒店协会统计,目前中国1000多家经济型酒店由200多个品牌组成,前十名品牌的市场份额只有20%,低于全球60%的平均水平.为了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我们需要有一个比市场更快的增长速度.
如家如何保持领先地位?酒店+连锁,意味着一个受顾客欢迎的产品以及标准化的服务,这种结合是非常重要的.而作为连锁行业,最大的资产和风险都在品牌,需要品牌管理达到标准化程度.这不仅需要良好的发展速度,也需要公司后台的系统支持.作为CFO,不仅要做到一个整合的财务组织,更要做到一个大的整合组织的概念.
我们从开发部门、采购部门、运营部门、财务部门起,都有一套非常完整的流程,而且每个部门均有专人负责定期与其他部门沟通.高层对于运营的统一性非常关注,这就为财务部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后盾.
对于连锁企业来说,成长是目标,但成长太快也是一个风险.如何在合理的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去达到一个好的成长效率,这就需要公司的整个管理系统不能分开,需要整个支持系统能够达到一个同步速度,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持续的成功.如家在美国上市,拥有一群忠实的投资客户.他们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市场这么好,你们的增长不是200%,而是60%?"我们的回答是,"我们目前的成长速度是我们可以管理和控制的速度,这是通过公司从上到下,自下到上来回研究才得出的结论."甚至于落实到聘用多少员工,培训机构有多少个,总部规模要有多大等具体环节上,如家希望增长建立在各方面资源匹配的基础上,这就是我们基于可管理的增长模式.
与此同时,作为CFO,我们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对盈利的目标非常执着.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要建立在一个盈利的模式上.而这个盈利模式不是说以后也许会盈利,而是说今天一定要盈利.如家从创业开始,在第一个营业周期就达到盈利水平,而且在以后的营业周期,盈利水平越来越好.我们认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因为只有通过盈利给投资者带来好的回报,公司才能得以高速增长.所以我们的宗旨是,绝不牺牲盈利.
天合光能CFO邵孝恒:支招IPO细节管理
常州天合光能做的是太阳能的发电板,市场全在国外,从2004年起创业,2006年年底在纽交所上市,上市时市值是4亿美元,现在是13亿-14亿美元的规模.股价在上市时是18.5美元,最高到过73美元,是一个高成长的企业.
就我们的经验而言,任何企业准备上市都不希望拖到第二年,因为市场有时候变化非常快.今年非常好,但明年谁都不敢保证,所以每个CFO都希望IPO越快越好.其次,对于企业而言,最核心的工作是做业务,不能为了上市过分分散精力,影响员工注意力.所以在最短的时间把IPO做完,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对国内企业而言,如果想到美国上市,最好要在当年的七月前就将第一份保密计划上交到美国证监会,因为美国证监会人手非常短缺,这样才比较能确保在当年把IPO完成.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环节中,审计是最花时间的,急不来,一定要提早做.
第二,与多个团队提前沟通.在选择投行时,不能忽略投行内部的市场研究部门,这非常关键,因为没有他们的允许无法启动IPO工作.其次,在路演前,应与主导的ECM(Equity capital markets),以及销售团队提前沟通.从而令投资者在路演前就能充分了解公司业绩和商业模式,以便在短短45分钟的路演中交流一些实质问题,不至于浪费时间.再则,在路演前,要听取关键团队中负责人的具体意见,他们对于企业业务的信心可能决定路演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