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五、终身学习
据统计,我国有120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但是从业以后能够坚持继续学习的很少,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财务工作相对于其他行业比较繁杂,加班加点的事情经常发生,会计人员缺乏足够的精力继续学习;另一方面,目前中小型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相对简单,因此相当一批财务人员继续学习的意愿并不强烈。
然而,国内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巨变,整个财务体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是空前的,甚至有很多是企业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大体来看,本土企业面临财务体系变革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全球化的企业融资环境已经出现。随着监管部门对国企和民企赴海外上市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成为美国、香港、新加坡等成熟资本市场的座上客。当然,其监管环境使得原有的财务报告体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同时,越来越多优秀的本土企业正在引发海外投资机构的产业投资和工商业巨头的并购等新的投资浪潮。海外投资者的进入势必对原有权力体系形成巨大冲击,财务部门也因此将面临一个更复杂的投资人环境。
2、全球化的企业投资环境正在形成。持续升值的人民币汇率和日益松动的外汇管制政策,使得华为、TCL、联想等本土优秀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并购和投资目标。而此前这些公司的财务部门对此毫无经验可谈。
3、深陷全球化的企业竞争环境之中。随着中国“后WTO时代”的开始,越来越多的市场开放承诺得以兑现,本土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另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变直接影响了所有中国企业的财务成本,企业该如何应对?
4、面临国内法律和财务政策的高变动期。新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等深刻影响中国企业制度的法律不断出台,其他诸如两税合一、物权法行将出台、反商业贿赂加大力度等或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财务的法规和事件层出不穷。
“上规模企业CFO面临的挑战的确是全方位的,在遇到上述这些问题的时候,除了按照常规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之外,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学习能否跟上。当然,这些学习并不单纯指学位和证书的这种学习,关键是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视野的开阔。”梁继有相信艺不压身的道理,“比如,我原来在财政部投资公司工作,尽管目前我基本没有开展这方面的业务,但我仍然一直在跟踪国内资本市场的最新变化。一旦条件允许,我可以随时为公司增加一个利润来源。”
“其实一个优秀的经理人肯定是要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的。比如,我在大学里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但在哈佛商学院读的是EMBA,现在在一个传媒行业担任CFO,这些角色的转换都需要自身的不断学习来适应。”董小琪着重强调的是CFO作为经理人势必面临终身学习的问题。
而陈静也在五年前就读完了MBA,如今正在攻读瑞士一所大学的DBA(工商管理博士),无独有偶,史军也在多年前读完了MBA,眼下正在准备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答辩。首信集团CFO武学东则用另外一种方式保持和带动着财务经理们终身学习的习惯,他一手创建的“财务经理人网”每周六都会举办小型的沙龙研讨会,迄今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颇受圈子里的追捧和好评。
在营造终身学习氛围上,那些重量级的外企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本土企业的榜样,几乎每个耳熟能详的外企都有自己的专职培训机构,诸如惠普商学院、摩托罗拉大学、诺基亚学院等等,这些机构迅速弥补了学历教育中种种脱离实践的不足。比如亚信CFO韩颖就是在惠普学到了很多财务之外的管理技能,并锻炼出了出色的演讲技巧,为她亚信的辉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时至今日,韩颖提起惠普时语气中仍然充满了感恩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