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谭丽霞,很难想象这位年轻女性就是中国家电航母级企业———海尔集团的财务总监,看上去平和温柔的她掌管着海尔每年千亿以上资金的运作。每每被问及此事,谭丽霞都会笑道:“海尔的高级经理人都很年轻,因为集团给了我们创新的空间,又有海尔文化的坚强支撑,我们就能怀着创业的激情去拼搏。”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的女性,带给我们一连串的惊讶。
从“出口创汇”到“出国创牌”,创出中国的世界名牌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国门之内无名牌。只有到国际市场上,与比自己强大的品牌去竞争,才有可能变得更强大。”
在海尔内部,提起谭丽霞,听到最多的声音“她曾是海外推进本部本部长”。的确,在海尔的十五年,谭丽霞多半时间都在海外业务的主战场上打拼,她带领着海外军团挺进国际市场,逐步将海尔打造成世界级家电品牌,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创了新的模式。
正如媒体所言,“国内企业‘走出去’,海尔已经成功了”,面对这样的褒奖,谭丽霞依然谦虚地说,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只走了一步半的路程,离世界名牌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
但是,一连串的数字,足以彰显海尔海外业务的辉煌战绩:
截至2006年,海尔已在海外建立8个设计中心、22家贸易公司、30个制造基地及45800多个营销网点,实现了设计、生产、营销三位一体的全球化布局。
2000年以来,海尔海外业务保持了年均4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5年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034亿元(约合128亿美元),其中海外收入28.8亿美元,占全部营业额22.5%。
在美国,海尔产品已全面进入前10大主流连锁渠道,2005年7月,海尔空调在纽约创下7小时销售7000台(每3.5秒一台)的记录;在欧洲,海尔与前12位大采购、大连锁集团建立起了A+级战略合作关系,树立了中国品牌的中高档形象;在日本,海尔进入3年以来,产品销量突破150万台,海尔空调、洗衣机入选日本《最具冲击力商品》杂志排名前10位。在巴基斯坦,海尔用4年时间走过竞争对手15年的道路,海尔冰箱、空调、洗衣机在中高端市场占据30%以上的市场份额。2006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访巴期间,亲临巴基斯坦海尔工业园为“海尔-鲁巴家电工业区”揭牌。
以经营SBU损益机制为核心打造企业竞争力
2006年2月,随着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的深入推进,谭丽霞出任海尔集团财务总监,全面负责集团财务管理、风险管控及投融资战略。学金融出身的她,在扮演了十余年“商人”角色后又当起了海尔“首席账房先生”(资金流推进本部本部长),多年的海外经历让她用更开阔的全球化视野来经营海尔的资金和资本市场。
谭丽霞以SBU损益经营为支点,撬动财务人员传统观念:变事后算账为事前锁定有竞争力的预算;变利润是经营的结果为利润是事前锁定的常量;变一张损益总表到每人一张损益表,使员工人人参与经营,人人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SBU.(SBU,StrategicBusinessUnit,战略事业单元)
2006年“产品代表经营体”、“生产线长经营体”等新名词频繁出现在海尔词典中。按照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提出的“留足企业利润,挣够市场费用,盈亏都归自己”的经营原则,谭丽霞逐步推进全流程SBU损益体系建设。财务部门主动搭建有竞争力的经营体经营平台,明确各类经营体经营空间及内部交易机制,推动经营体结合目标市场调整经营策略,使自己所经营项目的成本、费用、效率持续优化,达到公司盈利、员工增值的双赢目标。SBU经营体使每个员工树立了自我经营的意识,每个经营体都能够不断地调整市场策略,以速度制胜,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的有效结合,不仅经营出“客户满意”,而且创造出“客户效益”,推动企业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2006,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第一年,全球市场首战告捷,预计全年营业额139亿美元,实现预定目标,在利润方面也有很好的增长,利润增幅预计是营业额增幅的2倍多。2006年,海尔品牌价值749亿元,连续五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如今,谭丽霞依然带着创业的激情,在海尔给予她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上不断创新着。她,正伴着全球化的海尔向着更高的目标走去!
简介
谭丽霞,1970年生于山东胶州,1992年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同年加入海尔集团,2002至2006年2月任海尔集团海外推进本部本部长,负责集团海外业务,现任海尔集团财务总监、资金流推进本部本部长、青岛海尔财经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集团财务管理、风险管控及投融资战略。
荣誉
谭丽霞先后荣获青岛市优秀青年企业家,青岛市优秀女企业家、青岛市建功女明星、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全国杰出创业女性、2006中国十大财务战略管理成果奖、2006中国总会计师年度人物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