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电力企业面临着外部环境和内部的风险,尤其是电力行业进行市场化改革后,这种风险进一步加大,如何对电力企业进行风险预测和管理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与治理对策进行了探讨。
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必然增大对电力的需求,建设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电力企业就成为当务之急。同国内其他行业一样,电力行业同样面临着深化体制改革,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艰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电力企业在获得机会的同时必然也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树立科学理财观,合理地把资金安排在每一个环节上,使每一个环节的资金流动起来,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的经营目标。具体来讲,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1)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加强企业对资金的控制力,实行资金的集中管理。一是统一银行开户,从源头上保证资金处于可控状态;二是严格执行资金“收支两条线”,实行拨付备用金制度。通过资金的集中管理,大大减少了资金分散和沉淀,集中起来的闲置资金可以用来归还银行贷款、内部调剂或进行对外投资。(2)建立内部资金市场对于大的电力企业而言,在公司总部设立资金管理中心,建立内部资金市场,全面整合公司的资金资源,对于需要融资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按照有偿使用的原则,进行内部资金调剂。(3)实行资金预算管理。根据年度生产计划和目标,核定内部所属单位为完成计划期生产经营任务所需的资金量,各单位要明确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承担的责任,使其主动精打细算、控制支出和节约消耗,降低资金占用,通过事前的资金预算管理,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水平。当资金预算控制指标超限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4)建立现金流量的监督约束体系。建立控制现金流量的监督约束体系,实行资金跟踪稽查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若发现问题,则通报批评,实行经济处罚,并限期改正。改变那种只管付款、不管用途,只管指标、不管去向的不良做法,降低资金使用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l)建立权责明确、有效制衡的组织体系。完善的公司架构,是防范和控制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组织保证,应形成决策、授权、执行和监督的基本框架,四者之间构成权责明确、相互协同、有效制衡的完整组织体系。同时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积极引导企业资源优化配置,使企业制定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发挥更大作用。(2)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完善内部财务报告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建立财权和事权审批分离机制,形成必要资金审批控制程序,防止“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倾向。(3)拓宽融资渠道,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电力企业一方面要理顺融资理财的外部环境,争取各方面的政策优惠,另一方面要优化融资理财的内部环境,逐渐扩大融资途径,可以采取剥离优良资产上市融资,或者剥离不良资产,通过“债转股”方式,将银行对电力企业的债权转变为阶段性的股权。(4)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电力企业应成立专门组织,对财务制度、税收筹划、金融政策等进行研究,以更好的规避企业在税收、财会政策方面的风险;同时结合行业分类、经营环境、经营状况,分析重要项目的特性及变动趋势,借助财务指标分析方法等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财务预测。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不仅对外部宏观经济情况、行业财务状况、财税政策、利率变化和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变化进行分析,而且根据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发出预警警报,以便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措施。
三、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营运效率
(l)加强对电力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压缩应收账款余额,加速应收账款的收回。(2)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一套能同时实现固定资产的价值动态管理与实物动态管理的资产管理系统,通过业务数据的集中存储及实时采集,使固定资产管理各部门能够实现信息共享,真实、全面的掌握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的状况。(3)加强固定资产折旧的管理。电力企业的基本建设项目较多,工程量大,资金量也大,单个电网工程建设工期不是很长,一般在一、两年内,企业应在工程完工后迅速移交生产使用,并及时做出竣工决算。这样可及时按资产原值提取折旧,增加企业自有资金及时还贷,减少在建期利息。(4)加强不良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及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部门在资产管理各环节中的职责,规范不良资产处理行为,预防和减少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对己形成的不良资产,应采取有效措施抓紧清理、清收,限时完成清产核资账销案存工作,减少和挽回资产损失。盘活存量资产,充分实现实物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不良资产的价值和作用。(5)对自身闲置的资产或对外投资形成的低效益资产,电力企业应制定相应措施进行剥离,能利用的利用,不能利用的可进行出售和资产置换,调整资产结构,减少损失浪费,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1)加强成本控制。对电力企业生产经营中发生的与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电力生产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人员工资等直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计入产品成本费用,实行定额控制。对电力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电力财务费用等间接费用记录当期损益,实行指标或比例控制,完善电力生产成本预测、成本核算、成本考核、成本决策和成本分析等管理办法。 (2)全方位、全过程控制工程造价。工程建设投资的控制,是生产成本控制的源头,控制好了建设成本,也就为生产成本控制提供了保障。控制工程造价,要为防止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三超”现象,要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核、控制和把关;要从前期工作开始到对工程工期、质量进行监督控制,进行全过程管理;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造价。(3)降低线损、水耗和煤耗。电力企业的利润主要从节约能源中来,电网企业效益在于降低线损,水电厂效益在于降低水耗,火电厂效益在于降低煤耗(火电厂全部成本的60%以上是燃料成本)。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