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众多的财务数据中采掘到对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个投资者。下面这篇文章就是帮助投资者解决这个问题而准备的。——编者我们这里提到的投资者,只指那些理性的投资者,至于那些依靠直觉或占星术的赌徒,或者来去无因的噪音交易者,会计信息自然对其决策没有也不意图提供帮助。因此,本文强调的第一点就是,会计意图提供的信息,始终基于理性投资者共同的需求(而非个别的需求)。
在证券市场中,理性的投资者始终面对着“买、卖还是持有”这一紧迫的问题。当他们认为企业的价值应该高于市场价格时,他们就会买入;反之,就会卖掉;如果认为两者相等,这时就会持有。那么,如何来评价企业的价值呢?根据经济学原理,企业的价值取决于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因此,如果我们了解或能够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那么,就能通过一些基本的计价公式(比如现金流量折现公式),评价企业的价值。但是,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呢?投资者一般会用财务报表里面的净利润数字(或者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作为体现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基本指标,通过历史地比较,或者行业间的比较,得出结论。因此,本文强调的第二点在于,投资者可以通过阅读财务报告,获得下面的信息:1)对估量现金流量前景有用的信息;2)关于企业资源和资源上的权利的信息;3)关于企业资源变动情况以及经营业绩的信息;4)企业经营面临的不确定性或风险。借助(但不限于)这些信息,投资者可以完成对公司定价的思考,从而做出在此信息和思考能力约束下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尽管存在其他的企业评价体系,会计信息只按照会计自己的假设得出企业的评价结果,但连会计学者自己也承认,会计假设并不完美。因此,本文需要强调的第三点是,投资者在决策时需要使用会计信息,这体现了会计存在的价值,但如果投资者不能洞察会计信息的不足,就可能误用会计信息。比如,会计上资产主要用历史成本的计价方法,时间长了,难免有些脱离市场的公允价格,此其一;会计利润只是对经济利润的一种近似,但并不等于经济利润,而决定企业价值的,恰恰是经济利润,此其二;会计的哲学是鉴往知来,如同我们习惯根据某人的过去表现来预测其将来的发展,但也不乏走眼的时候,这既可能出于预测者本身的错误,也可能由于被预测者自己的改变,因此,我们不能迷信会计,认为过去的会计业绩或业绩增长率一定可以持续下去,此其三;处于不同的行业的企业,由于发生的交易性质和面临的不确定性不同,会计选择标准也存在较大差异,这样的差异会造成企业间会计信息未必尽数可比,此其四。
会计信息是一个好的仆人,但不是一个好主人。完全听命于会计,不加分析地使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忽略其他信息种类(比如新闻报道、实地调查、宏观经济数据、技术创新发展等),会使分析者患上功能障碍症,做出错误的决策。本文希望强调的第四点是,会计信息只是所有关于企业信息中的一种,尽管可能是最具有竞争力的一种,但也无法包罗一切。有些与企业价值相关的信息,会计信息或者缺少有效办法,或者并不意图进行反映,比如企业的人力资源价值、商标价值、研究与开发项目的价值、销售渠道价值、客户和员工的满意程度等等,这都要投资者在了解会计信息的基础上,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鉴于上述分析,正确的做法是,拿到财务会计报告,首先,不是急于求一答案,而是分析一下企业的会计行为,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评价这些信息本身的可靠性,还能帮助我们发掘这些行为背后管理人员的真实动机。其次,必须注意,会计所能反映的,不过是企业过去一年经营活动的成果,而这些成果在将来的延续性如何,仍是一个未知的问题。因此在分析时,我们的问题始终应该是,这些会计信息可靠吗?企业现在的业绩能够持续下去吗?有多少可以持续?比如,我们要分析企业的盈利情况,仅仅一个每股收益(或者净资产收益率)数字,是无法回答这一问题的,盈利质量才是分析的关键。一般认为,企业的可持续性盈利来自于企业的核心业务(通常是主业),因此,可以把分析目标进一步定位在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之上。而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的预测,又必然会涉及到对企业产品未来供需的预测,对宏观经济环境的预测,以及对企业产品研究开发能力的预测,这些数据,很多已经超出会计报表所能提供的范围。
因此,在一个规范有效的证券市场中进行投资决策,不看会计信息绝对不行,但光看会计信息也不行;要真想读懂会计信息,只有勤学会计知识与多看会计报告,除此并无捷径。这大体可以概括本文全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