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财务关系和更广泛的资金运动。文章认为,为正确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应遵循的几条原则。
一、收益、风险适当均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活动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从理财主体角度分析,主要有市场风险和企业特别风险。市场风险是所有企业共同面临的风险,特别风险是个别企业特有的风险,即因生产经营方面的不确定性和举债经营的不确定性从而造成企业预期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但企业要想取得收益,就不能回避风险,风险中包含了收益。收益风险均衡,就是要求企业对每一项具体的财务活动全面分析其收益性和安全性,按照风险和收益适当均衡的要求制定方案,趋利避害,力争做到既降低风险,又能取得较高的收益。
二、正确协调利益关系
企业在组织实施财务管理中应兼顾和协调好债权人和债务人、所有者和经营者、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和受资者的各种利益关系。(1)债权、债务关系协调。企业的债权人主要有本企业债券的持有人、贷款机构、商业信用提供者、其他提供给企业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企业要按照约定的期限、利率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债务到期时,要合理调度资金,及时归还债权人本金。同样企业资金借出后,有权要求其债务人按约定的条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2)所有者和经营者关系协调。企业财务目标直接反映的是所有者的利益,与企业经营者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对所有者来讲,他所放弃的利益也就是经营者所得利益。这种被放弃的利益叫做所有者支付给经营者的享受成本。此时问题的关键不是享受成本的多少,而是在增加享受成本的同时,是否更多地提高企业的价值,即所有者的权益。因而经营者和所有者的主要矛盾就是经营者希望在提高企业价值的同时,能更多地增加享受成本,而所有者总希望以较小的成本支出带来更高的企业价值。为解决这一矛盾,经营者必须按照所有者真正的利益经营和管理,同时企业也应建立相应有效的保证机制,在有效保证经营者真正利益前提下,要求其对企业进行高效的经营。西方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诸如“绩效股”、“股票选择权”、“奖金”等奖励企业有功之臣的激励方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我国企业对其经营人员、财务人员缺乏利益刺激,长期对其经营人员只是要求奉献,无法保证其应有的利益。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已明确提出对企业经理人员实行“股票期权”激励方式,它对企业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企业整体运营效率的改善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3)与投资者、受资者关系协调。所有者要按照投资合同、协议、章程的约定履行出资义务以便及时形成企业的资本,企业利用资本进行营运实现利润后,应按出资比例或合同、章程的规定,向其所有者支付报酬。同样,企业向其他单位投资应按约定履行出资义务,并依据其出资份额参与受资者的经营管理和利润分配。企业与投资者、受资者的关系,是投资同分享投资利益的关系,企业应该站在维护投资方和受资方各自合法利益的立场上正确处理这些关系。
三、货币时间价值观念
将货币时间价值运用在资金筹集、运用和分配方面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搞好融资、投资、分配决策的有效保证。资金时间价值以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借贷关系的普遍存在为前提条件或存在基础,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是财务管理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运用货币时间价值观念要把投资项目未来的成本和收益都以现值来表示,如果未来收益的现值大于成本现值,且此时的未来风险投资收益高于无风险投资收益,则该项目予以肯定,否则予以拒绝。
四、市场财务决策
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发展,关键是看市场对该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接受程度。市场接受程度越高,企业发展机会就越大,其盈利能力也就越强。因此,企业经营决策的核心在市场。企业必须研制、开发、销售具有企业自己独特性能的产品,无论是产品的外形、包装、质量,还是广告、专利、服务,都应当比同类产品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而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市场。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研制开发产品,确定生产规模,制定销售策略,安排销售渠道,市场每一阶段实施的决策首先是市场财务的决策,它直接决定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五、战略管理原则
战略管理是为实现财务目标而进行的规划和控制过程。包括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规划的确定、战略部署的实施和业绩评价四个环节。企业应从财务目标的角度出发,在对整个财务环境包括经济周期、经济政策、税收政策、同行业竞争对手等情况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宏观规划,掌握发展方向,开展具体的运营活动。
六、财务收支平衡原则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如果资金收不抵支,就会导致资金周转的中断或停滞。如果一定时期的收支总额可以平衡,但支出在前,收入在后,也会妨碍资金的顺利周转。企业要做到收支平衡首先要做到增收节支。其次要积极运用短期投资和筹资来调剂资金的短缺。当资金发生短缺时,应积极办理借款,发行短期债券等方式融通资金;当资金宽裕时,适当进行短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