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几年的超常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完成了量的扩张的历史使命。今后一个时期,内涵提升将上升为高校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的财务工作,一手抓培植财源,一手抓提速增效,建立人尽其才、财尽其力、物尽其用的发展动力机制,是高校构建以办学效益为中心的事业发展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路径选择。
[关键词]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办学效益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提出了全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为高校各项改革的稳步推进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理财环境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高校财务工作怎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及时转变工作理念,主动适应“转型”要求,一手抓投入,一手抓产出,着力构建以办学效益为中心的事业发展格局,是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着力培植财源是学校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
财务管理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因而,高校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撑,财源建设将不可避免地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1.对财力投入的依赖性增大。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个成本递增的行业。一方面,教育成本持续上升趋势的不可逆转,导致对财力投入的依赖性日益强化。另一方面,资金需求的某种无限性和财力资源的相对有限性矛盾的长期存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加之高校正处在高速发展的特殊阶段,外延发展势头不减,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提升学科优势和科研水平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和迫切,各类支出刚性越来越强:人员支出增势明显;公用经费易增不易减;建设资金投入大幅增加。在财务收支规模持续在高位上运行的同时,校级财务财力回旋余地却相对减少,平衡预算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2.收入结构的不稳定性增强。一般认为,高校较为现实的资金来源渠道有:财———财政拨款、税———用于教育的税费和税收减免、费———收费、产———校办产业收入、社———社会捐赠、基———教育基金、科———各类科研经费、贷———教育贷款、息———利息收入等九个方面,其中唯有贷款这一资金渠道是有偿使用并须按期偿还的。而有关数据显示,财、费、贷等三种资金来源渠道,在不少高校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收入结构来看,在一些高校的总经费中,学费收入已上升为主渠道地位,各块资金所占份额的排序已由原来的财政拨款、自筹收入、银行贷款演变为自筹收入、财政拨款、银行贷款,表明高校办学经费的投资主体和来源渠道已呈多元化的格局。按照公共财政理论,以及财政拨款模式已由“基数+增长”改为“定额+专项”等情况,今后几年内,财政拨款总量的增减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高校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在校人数的多少。如果某一时期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规模是基本稳定的,则意味着高校能从国家财政取得的补助收入将是一个常数。与此同时,事业收入增速将会趋缓;银行贷款增幅将会上升。这样的收入结构和增长态势隐含着相当的不稳定性:在无偿性的收入增量中,政策性增收因素仍将起主导作用,尤其是按民办新机制运作的独立学院,在成功地实现量的扩张的同时,直接推动了高校“蛋糕”的扩大。至于其他收入渠道,限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有的有渠少水;有的渠道甚至长期处于有渠无水的境地;有的办学形式,也由于受到宏观政策调整、市场竞争加剧、办班成本攀升的影响,导致对学校综合财力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
3.筹资成本增加。高校近些年的跨越式发展,大多以其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张为主要标志。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外延发展为主的方式,并呈现国家号召、政府引导、银行参与、高校联动的格局。银行业不失时机地向高校提供空前、优惠的信用贷款支持,为高校在短期内迅速实现量的扩张铺平了道路。高校自身谋求扩张的强烈愿望与商业银行提高资产质量的有机结合,成功地推动了银校之间的“双赢”合作,有力地拉动了高校办学规模的快速增长。面临这样的筹资环境和融资机会,高校不仅能借用明天的钱打通今天的“瓶颈”,而且完全有可能走出一条低成本扩张、高投资回报的新路子。然而,举债办学纵然有说不完的好处,只要还有其他的无偿性的资金渠道可供选择,按常理,高校就不可能选择贷款作为加速扩容的资金来源。获取贷款,对高校来说,既不是唯一的最好的筹资方式,更不是多多益善,它只是高校长期存在的资金紧张状况的暂时释放和后延。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银行信贷投向的调整,贷款贴息政策的名存实亡,高校的融资成本将会上升。不仅如此,随着高校举债办学倾向的继续增强,贷款规模的持续扩大,中长期贷款比重的逐步增加,利息负担势必日益加重,还贷压力有增无减,尽管偿还建设性负债的终极风险并不在高校。
因此,在宏观投资格局确定,国拨经费一定的背景下,加强财源建设,寻求并逐步形成新的稳定的财力增长点是高校财经领域今后几年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不少高校来说,在确保财政拨款主渠道地位的前提下,其重要着力点应当在于,一是大力办好独立学院。独立学院这种办学模式,管理机制新,共享资源多,办学效益好,积累速度快,直接推动了高校财务运行规模的迅速扩大。在不少高校的总经费中,财政拨款、事业性收费、独立学院收入已是“三分天下”。因此,严格按照教育部的“六独立”要求,尽快使独立学院的硬件达标、软件升级,进而做大做强,对于高校财力的壮大,实力的增强,教职工福利待遇的改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二是加速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大幅增长,不仅将成为高校又一新的更具潜力的财力增长点,而且是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主要标志之一, 对于加快学校的“转型”,具有更加积极的战略意义。三是全面提升科研实力。科研基础的夯实,科研工作的突破性进展,科技创新优势的充分发挥,不仅会带来科研经费的大幅增加,提高科研经费收入占总经费收入的比重,而且可以真正实现与教学的双轮驱动,有效增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二、推进提速增效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增加投入与提高效益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永恒主题。在基本完成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和成功实现量的扩张的基础上,提高投资效益将上升为高校办学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其迫切性将日益凸现出来。因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尽快从追求办学的规模和速度转向注重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全面提高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人尽其才、财尽其力、物尽其用的发展动力机制,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