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财务学对财务活动关注得较为充分,对财务关系的研究却少之又少,这使得传统财务学表现出见“物”不见“人”的单纯技术倾向,进而既影响到财务理论本身的完善,又影响到财务管理在实际工作的效果。财务关系是体现财务本质的最重要的方面,此问题的研究对于财务本质的回归不无裨益。
财务的内涵就是企业的财务活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即财务关系。“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这一概念特征决定了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应从财务的二重性:经济属性(财务活动)与社会属性(财务关系)相结合来进行考察。因此,财务主体所进行的财务活动,就不仅体现了一种技术关系,还包括了财务主体与其他财务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财务关系的存在说明财务管理绝不是类似自然科学的一种技术或方法,而是蕴涵了丰富制度内容的社会科学。然而,传统财务学对财务活动关注得较为充分,对财务关系的研究却少之又少,这使得传统财务学表现出见“物”不见“人”的单纯技术倾向,进而既影响到财务理论本身的完善,又影响到财务管理在实际工作的效果。事实上,财务活动本身就涉及企业各个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关系调整,财务关系不协调、不理顺、不和谐将引起财务关系的紧张、冲突甚至破裂,从而危害企业价值的实现,危害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因此,对财务关系的研究仍然应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且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财务主体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因此对财务关系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
西方财务理论界对财务关系的专门研究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一般只是在为实现财务目标而纾解财务冲突的过程中有限涉及财务关系问题,既不系统也不深入。中国对财务管理的研究,一开始就比较重视对财务关系的研究,这可能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比较重视生产关系的研究有关。有不少财务学者认为,财务关系是体现财务本质的最重要的方面,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也主要体现在他们对财务本质的认识之中。
1.货币收支活动论
该理论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前苏联,认为“财务是客观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货币资金运动”。它注意到了财务活动的主要内容与形式,但避开财务关系的表述,难以说明财务的本质属性。
2.货币关系论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财务学家A.M.毕尔曼提出了货币关系论。他认为,“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客观存在的货币关系总体,表明生产的财务方面,构成苏联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财务。”中国学者认为,“企业和经济部门财务,按其本质来说,就是客观存在于生产经营中的货币关系体系。”该理论指出了货币运动背后的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突出了财务的社会属性,有利于通过制定恰当的财务政策与制度去处理好企业与各方面的财务关系。但该理论忽视了财务活动的量的规定性,且仍然把财务的本质局限于“货币”的范围内,所表述的财务关系也是不完整的。
3.资金运动论
20世纪80年代,中国财务学家王庆成等提出了资金运动论。该理论认为,“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构成工业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独立方面,这就是工业企业的财务活动,”“企业的资金运动体现着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即财务关系。”该理论较全面地概括了财务的内容、形式与社会属性,注重了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的统一,因而一直被中国财务理论界奉为圭臬。时至今日,几乎所有的财务管理教材都是基于资金运动论。但该理论仍然存在不足,一是资金运动范围过宽,对财务的本质突出不够,财务用资金运动表述难以确立财务的特殊性及真实内涵;二是把财务关系归结为资金运动所体现的经济关系,给人一种包罗万象之感。
4.本金投入与收益论
基于财务本质不同理论所存在的缺陷以及“本金”概念在财务学研究地位的确立,20世纪90年代,中国财务学家郭复初提出了本金投入与收益论。他认为,“财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本金投入与收益活动,并形成特定的经济关系”。该理论认为,本金是财务资金的代名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现代财务关系形成的起点,企业与企业所有者之间发生的本金投入及相应的收益分配关系,就是源于本金的一种财务关系。在此基础上,冯巧根(2000)对财务关系发展的规律以及与财务活动规律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5.财权流论
20世纪90年代末期,伍中信等学者从现代产权理论入手,提出了财权流理论。该理论认为,“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对资金运动的管理,而是借助于资金运动的管理实现产权管理,是‘价值’与‘权利’的结合。”用“财权流”来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表述,说明与财力相伴随的“权力”的流动过程,实质上就是处理权力双方“财务关系”的过程。
财务本质是建立财务理论体系的基石,也是区分财务学和其他学科研究范畴的最基本因素。财务关系肯定与财务本质紧密相关,以上几种财务理论虽不同程度地对财务活动过程中所体现的财务关系均有论述,但对各种财务关系具有的内涵没有深入研究和探讨,都未以财务关系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研究对象,这不能不说是传统财务理论的一大缺陷。因此,对财务关系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将有可能有效弥补这一缺陷。
财务直接体现企业合约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财务的行为,不管是筹资、投资和资产重组行为,还是利润分配的财权安排等行为,无一不直接影响各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的实现。因此,财务主体的各种财务机制其实质都是在处理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关系。虽然每一个特定财务主体都需要考虑与其彼此关联的财务关系,但这些财务关系并不是同等重要的。每一个财务主体在进行财务决策时,也难以兼顾各种财务关系,通常只能根据决策的具体情况着重考虑那些重要的财务关系。但哪一种财务关系是重要的,在不同的时期及对于不同的决策问题而言是不同的。每一个财务主体的财务决策都会影响或改变其与其他财务主体的财务关系,这种改变又可能引起其他财务主体对财务关系进行再调整,其他财务主体对财务关系进行的再调整对每一个特定财务主体来说则属于财务管理环境的改变,这种改变又可能引起该特定财务主体对其与其他财务主体的财务关系进行再调整。各种财务管理活动,究其实质,都是在对上述财务关系进行调整和重新设计。因此,财务关系是财务管理的本质,而财务活动则只不过是财务管理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