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效益审计与财务诊断的涵义效益审计是利用专门的审计方法与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对被审计单位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在我国,效益审计主要是对政府投资项目和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的效益审计。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益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项目(或工作)是否达到或超过既定标准或要求,以及实现标准或要求的手段和方式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的检查、监督及评价,并寻求改进途径,从而帮助政府部门及相关组织有效地进行投资项目管理,提高效益。企业效益审计是审计者采用财务分析评价的办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从提高效益的角度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实现以支出合理性和支出控制为基础的审计效益。从效益审计采用的基本资料看,企业效益审计分析大多以会计报表及财务资料为基础;从总体上看,企业效益审计更接近于企业财务诊断。企业财务诊断是由财务诊断咨询人员,以财务会计报表、财务专项评赞和财务综合评价为依据,对企业财务系统和财务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从而改进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高其效益。相对效益审计而言,财务诊掀赖的理论背景更加深厚,实践的时间和领域更加宽广,所采用的方法体系也更加丰富。
(二)效益审计与财务诊断的共同点及侧重点从内涵上看,企业效益审计和财务诊断都是以企业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两者采用的审计和诊断的材料大都是财务资料(包括财务报表、会计凭证、会计账册、统计资料和业务资料等),采用的基本手段都是财务分析方法。但效益审计是对企业或项目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规范性、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分析其是否符合和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率和效果。效益审计一般是上级或监督机关委托的,对被审计对象的一种效益检查和约束的行为,效益审计只需对委托机构和社会公众负责,只需审查支出的合理性,投资项目或经济活动的实施是否已经达到了一般公认的效果,而财务诊断则不同。首先,财务诊断没有效益审计所处的高度,财务诊断一般不由第三者委托而更多由被诊对象委托,即施诊是被诊对象的需要;其次,财务诊断更多地从被诊对象考虑,其责任是为被诊对象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被诊对象消除被审计出问题的顾虑;第三,财务诊断更注重于解决问题,即此时施诊者不是只提出审计报告即可,更重要的是要提出高质量的改善方案。除了职责导致不同外,在初级阶段的效益审计和财务诊断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一般的效益审计实际上就是简单的财务诊断分析过程,财务状况好坏是项目状态和企业经营的反映,效益审计和财务诊断要取得成效,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而财务诊断的分析方法更丰富和成熟,效益审计如能借鉴财务诊断的一些有效形式,其成效可能更显著。
(一)反映盈利能力和资本保值增值的指标一是销售利润率,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利水平,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净额)×100%,(其中:销售净额=销售收入一销售退回或折扣或折让);二是总资产报酬率,用于衡量企业全部资产的效率,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其中: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100%;三是资本收益率,指投资者投入资本部分的资产效率,也表明企业吸引资本的吸引力,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四是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投入资本的完整性和保全性,一般该指标等于1,是资本保增值的分界线,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o
(二)反映资产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的指标一是资产负债率,用来衡量企业负债水平高低和风险程度,资产负债率会因行业不同而不同,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二是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是年内对债务的偿付能力,流动比的理想值为2,速动比为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三是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效率的指标,说明企业的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100%,其中: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一现销收入一销货退回、折让、折扣,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四是存货周转率,是企业购、产、销运营及平衡效率的一种尺度,也是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成本)×100%,其中: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
(三)反映企业贡献水平的指标一是社会贡献率,即单位资产对社会贡献的程度,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企业平均资产总额)×100%;二是社会积累率,即贡献总额中属于财政税收的比率,社会积累率=(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100%。以上财务评价指标简便易行,基本上能与国际会计的评价指标接轨,且同西方财务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在效益审计中,这些指标是可以通用的;在实际应用中,这些评价指标能比较容易地评价效益甚至发现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定性的或非财务的指标,如产品市场占有能力、基础管理比较水平、技术装备水平、企业经营发展策略、长期发展能力预测等,也可应用在效益审计中。运用这些评价指标可以从发展趋势或基础管理等非计量角度对企业的效益进行考核。
(一)程序比较:方案构建与策划环节的效益价值效益审计与财务诊断一般可包含:准备一实施一报告一后续4个阶段。效益审计与财务诊断在典型的实施流程中的表达虽然差异,但总体上在4个阶段中的工作和行为较为一致。较大的不同表现为:实施阶段诊断分析形式的多样性和财务诊断对象的参与性;报告阶段对改善方案的构建和策划的要求。从实现效益的角度看,对于受诊对象,财务诊断方案策划和构建阶段步骤是创造效益和创造价值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产生与一般效益审计或财务分析的巨大差别,该差别首先来自于方案策划和构建,它有利于诊断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诊断人员的知识、经验、技能、信息、人际关系的相互碰撞和启发等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创造效益的动力;另外,该差别还可能由于方案策划时应用了可能产生效益的方法和工具,这些方法和工具使新效益和新价值的产生能在一定的体系和路径中稳定地形成与获得。所以,效益审计中根据要求的不同,引入方案分析和方案策划构建的环节对提升审计的效益是十分有意义的。但这不但要求效益审计人员具备提升审计的效益需求和眼光,同时还要求效益审计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及一定的行业知识,或在进行效益审计时,能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引入企业诊断人员、管理咨询人员和行业专家,并具备与其合作的心态和能力。
引入效益审计将财务分析和诊断的方法引入效益审计不单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引入,在基本层面上可将财务分析和诊断的方法,直接作为效益审计基本技术方法;在较高层面上可将财务分析和诊断的一些特有的能提高效益和价值的方法,作为效益审计实现更高效益的工具。作为效益审计基本技术方法的财务分析和诊断方法,如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获利能力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杜邦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净现值分析法、投资报酬率法、获利指数法、偿债能力分析法、内部收益率法、项目投资评价法等。这些财务分析诊断方法,原则上均可以在效益审计中直接沿用。如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企业进行审计时,可以通过计算项目的净收益对项目的效果或效益进行评价。评价中,要测量项目的现金流量和应用净现值法。净现值(NPV)=收益现值一成本现值。如果NPV为正值,说明项目有效益,因而是可以接受的;如果NPV为负值,说明项目没有效益,因而是不可以接受的。NPV越大,表明项目的效益就越好。运用该公式进行效益审计和评价简单明了,可为效益审计提供有效益和价值的财务分析和诊断方法,主要是技术经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