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关于房产税改革扩围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
不可否认,当前房地产调控陷入了“越调越涨”的怪圈,这让房地产调控政策饱受诟病。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对房地产调控问题和市场问题少有表态。在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政策的分析中,在房地产市场方面,政治局会议的说法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而去年对今年一季度及全年提出的要求是“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
两相对比,本次会议未直接提房地产调控,市场因此认为,高层对房地产市场的态度有所放松。在笔者看来,这种预期恐怕有点太乐观。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稍有放松就会大幅反弹,而且它涉及土地经济、城镇化模式、经济转型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虽然此前行政式的调控引发了很多非议,但如果再走回头路,此前所做的一切就会前功尽弃。从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走势看,虽然调控力度很强,但房价仍在顽强上涨,土地出让更是大幅增加,部分大城市的土地出让金还创下历史新高。这样的市场,能轻易放松吗?
更为要命的是,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定位隐藏着危机。中国社科院教授余永定指出,中国作为只有5000美元平均收入的国家,不应该把这么多资源用于房地产投资,不应该让房地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考察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城市之后,他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超出了所有国家。日本的中等城市跟中国的一个县都没法相比,中国在房地产上走得太过,房地产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太高,占GDP的比重也太高。对于中国争建摩天大楼的问题,余永定直呼“疯了”。另外,根据新华社的资料,中国每户住房拥有率已经超过了100%,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香港每户住房拥有中位数是47平方米,香港的人均收入是两三万美元,而内地只有五六千美元,但中国的经济适用房的面积是90平方米。总而言之,中国房地产领域存在严重的资源错配,如果任其发展,有可能会毁了中国的经济。
在房地产政策上,现在强调最多的是建设长效机制,比如建立房产税,让短期的行政管制向长期的制度调节过渡。不过,诸如房产税这种长期制度建设并非朝夕之功,而且中国的房产税征收还需要厘清以下三个关键点:第一,房产税不能作为一般财政收入来源,而是用于改善和维持当地城市环境或社区环境的专项税种。第二,社区规划决定了预算总额,预算总额决定了房产税的税率,而整个社区规划,是以上一年的财政收支情况为参照来制定的,量入为出,不应出现财政赤字,更不应有寅吃卯粮,下届政府为上届政府买单的情况。最后,社区的区域委员会虽然有房产税的征税权,但必须以民主监督为基础,不能为所欲为。
总之,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不是一件易事,在没有理清这些问题前,在这些制度能够良性运转前,短期的行政管制不应该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