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国内外新形势下,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需要作出哪些相应的对策?如何进一步稳定并完善现行税制?怎样强化税收征管?在近日召开的2001年全国税收理论研讨会上,中国税务学会常务理事和税收学术研究委员会委员,各地税务学会负责人,及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就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宏观调控与税收政策
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当前经济运行的新特点,着重讨论了税收促进经济增长的三个问题:
(一)积极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选择。与会专家学者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充分发挥国债、税收、政府投资、转移支付等政策手段的组合效应,当前尤其需要重视税收政策在刺激投资、增加消费、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的独特的作用,更好地发挥税收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作用。
(二)适当调整税收负担政策。多数代表认为,面对新一轮世界性的减税趋势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的税收负担应当适度降低。而且从我国目前的整体税负水平和税负结构看,存在一定的减税空间。但这种减税不是全面减税,而是结合完善税制作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把该减的税减下来,这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生产、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增强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效应。
(三)运用税收政策促进西部大开发。为进一步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与会专家学者提出,当前可考虑实施变自然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税收政策、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以及促进边境贸易发展的税收政策。同时也应重视税收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
积极稳妥 完善税制
自1994年税制改革7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据此,今年有关专家在完善税制方面重点探讨了三个问题:一是完善增值税,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和投资;二是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研究内外两套所得税合并的问题;三是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加大调节力度,强化征收管理。
完善增值税制。我国现行的对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税金不予抵扣的生产型增值税,从目前来看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应转变为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所含税金的消费型增值税。对于如何转型问题,专家提出两种选择。一种是限制在购进机器设备范围内,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另一种是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款允许扣除。转型后税率不变,税基减少,就帐算帐,税收要少收一些。对这个问题,与会的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当前财政还是有一定承受能力的;而且转型后会刺激经济的发展,还会相应增加收入。现在完善增值税的时机很好,应当抓紧进行。
统一企业所得税制。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制是实行内外分立的两套制度,税负轻重差异很大。与会专家学者指出,入世后两套税制亟须合并,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所得税制,并解决以下几个政策问题:一是降低税率,把国有企业的负担降下来;二是规范税前扣除;三是扩大税基,整顿和减少税收优惠,实行国民待遇。为使外商投资企业不过多加重负担,可采取过渡措施。
改革个人所得税制。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调节功能软弱,征收管理乏力的问题,应当通过改革进一步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和组织财政资金的作用。专家提出,改革个人所得税制的指导思想应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现行税制中存在的问题。政策设计方针,一是扩大税基,征收范围采取反列举的办法,只规定免税项目,除此之外,一切收入都纳入课税范围,免税项目也要从严规定;二是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三是适当调低税率,减少级距。
关于税收管理问题,有关专家着重研究了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依法治税。突出观点是:依法治税的关键应当是税务机关要依法行政。因此在健全税收法制的同时,必须在税务干部中加强法制观念教育,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思想,规范税务行政行为,完善监督机制,确保依法治税的落实。
二是关于强化征管。针对当前税收征管中存在的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与会专家学者结合贯彻新征管法,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对于加强税收征管,明确职责,堵塞漏洞,加强税源监控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改进措施。
三是关于税收征管电子化。网络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在税收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使整个税收环境和税收征管条件发生很大变化。税收管理也必须积极采取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对以信息化建设为核心建立现代化税收征管运行机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对税收征管信息化的现状和问题,对税收征管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对税收征管信息化的模式和内容进行了研讨。
此外,研讨会交流的课题还包括如何完善地方税体系及“税费改革”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