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结婚?为金钱还是为爱情?这是在浪漫主义运动风行之初人们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那时,年轻人的观点是为了爱情,而其父辈们却认为是为了金钱。在当时的小说里,这一难题常常由最后一页的重大发现得以巧妙的解决:本来一文不名的女主人公最后摇身一变,成了巨额财富的继承人。而在现实生活中,一心指望此类圆满结局的年轻人往往会大失所望。谨慎的父母承认他们的女儿应该非爱不嫁,但他们更关心的是,未来女婿必须得有钱,而他们的这种做法有时非常成功。
在如今讲究心理分析的时代,这个问题再也不像80年前那么简单了。现在我们才发现,金钱也许是真爱的原因,至少是原因的一部分。关于这一点,历史上能找到很多佐证。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年轻时就是个穷光蛋,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被封为比肯斯菲尔德伯爵,他与一位比他大很多的富贵寡妇结了婚。世人都认为这桩婚事很愚蠢,而他事业成功的秘密正是因为有了这位有钱的老婆。冷嘲热讽的世人自然而然会这么想:迪斯累里爱她的钱财胜过爱她本人,但这实在是大错特错了。看看他们婚后的生活,你就会知道,他真正全心全意地爱着自己的妻子。我不想去做这样的假设——他们第一次邂逅的时候,如果她很穷,他也可能会爱上她。但是,对于她的财富和她对他的爱情,他充满感激之情,而这种感激已经转化成一种真诚的爱。
事实上,一个人之所以会对另一个人产生爱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方曾帮助自己实现了个人目标。具有远大抱负的男人极可能爱上曾经在事业上助自己一臂之力的女人。如果因为这种爱的根源是利己的本能,就认为它算不上真正的爱情的话,那么这种心理分析未免太肤浅了。
比迪斯累里更出名的还有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他原本是一个赶骆驼的,后来爱上了一个富寡妇,最终和她结了婚。正是她的财产帮助穆罕默德度过了早年没有任何收益的传教岁月。穆罕默德并不是一个专爱一个女人的人,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尽管当时没有一夫一妻制的约束,他仍然真心实意地爱着他的妻子兼恩人。
以上两例都是男穷女富。可在这个男人主宰的世界上,相反的例子应该更普遍。而其心理分析的结果完全是相同的。假如一个非常有钱的男子向一个没有钱的姑娘求婚,那么她很可能会产生一种会演变成真爱的感激之情。而当这姑娘有更大的抱负要实现的时候,这种可能性就更大。与没有钱的男人相比,有钱男人在个人魅力方面的要求自然可以降低许多。金钱不仅可以换来爱的表象,也可能换来爱的实质。这既不公平又不理想,但不管怎么说,它毕竟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