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俊的小陈是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有着不菲的收入,条件优越的他至今仍是单身。每天下班后小陈总喜欢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这座城市最繁华的酒吧就寻欢作乐,但是他有自己的底线,就是绝不和酒吧的小姐发生性关系。
2011年夏季,小陈和朋友自驾车去西藏,在拉萨的半个月时间里,生活就像重新开始了一样,每当夜晚来临,看着“驴友pub”里往来如织的人们,小陈想起了曾经在网上名声大振的“西藏一夜情”。他想,游走在世界屋脊的人,势必都想追逐肉体与灵魂的放空,何不在这里让自己也放肆一回。
认识女孩小艾是很自然的事情,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所有异乡人都成了彼此倾诉的对象。这个谜一样的女孩,深深的吸引了小陈,在酒精的刺激下,发现自己的荷尔蒙想要急剧释放出来,两个人仿佛找到了灵魂的救赎,可能大家都太寂寞。一轮翻云覆雨之后,小陈昏昏睡去,等第二天醒来时,女孩早已人去楼空。
结束了这段刻骨铭心的拉萨行,回到自己墨守成规的生活,不想噩梦才刚刚开始。回家3天之后,小陈出现了低热、咽痛等感冒症状。一个星期后,感冒不治而愈,可他的右手臂却突然冒出了红疹。根据以前念书时,学校科普的性知识教育,一丝凉意划过心头,颤抖着上网搜索,看到网页上分析的“艾滋病”症状与自己十分相似,吓得瘫倒在椅子上。
一个月后,小陈患者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HIV,监测结果显示他并没有感染艾滋病,但是小陈却并没有放松警惕。因为研究显示艾滋病的窗口期是12周,4周对自己太没说服力了。
两月后,小陈再一次前往医院检测,结果还是没有艾滋病,当时挺高兴的,可是每隔几天又陷入了新一轮的恐惧,因为有些病人的艾滋病存在潜伏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爆发出来,于是接下来的一年里,小陈每个月都要到医院做检测。算上这这个月,小陈已经是第11次要求做HIV检测了。
一夜情之后容易患上“恐艾症”
患上“恐艾症”的人都有一个相似的特,那就是他们在患病前,大多存在“高危”性行为,其中就包括小陈经历的一夜情。当他们出现类似艾滋病的症状时,会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于是怀疑促使他们反复做HIV抗体检测,虽然结果显示阴性,但是却并不能让他们感到轻松。
“恐艾症”者为何惶惶不安
传染性是“恐艾症”患者煎熬的主要原因,他们自认为会将病毒传染给别人或者家人,从而产生强烈的负罪感。
还有很多患者是因为过分相信网络传言,喜欢断章取义,从而产生一些臆想。经常浏览网络有时候也是坏事,本来没有病,当看到网上描述的症状与自己相似后,或者看到别人在网上的讨论之后,就有人开始产生恐惧了。
其实,他们对艾滋病知识并不了解,只是跟着人云亦云。无论是单纯的“恐艾症”,还是感染了未知的病毒,庞大的“恐艾症”群体都注定无法永远平息不安的心灵。
两性私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