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的地方,这几天风行说“网恋”。原因是一个同事沉溺网中,一天不上网收发电子邮件或是论坛交流就失魂落魄,听到网络爱情一类的词汇则两眼放光精神振奋。大家就“网恋啦、网恋啦”地说笑。
我真的觉得网恋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你看,它属于.COM时代的尖端产品,天然地有某种高贵的、美好的、代表新生活方向的特质。而且它远,符合强调距离的美学原则,像披着浪漫温情的面纱款款行来的女子,姿态曼妙而面目不清,可以任想象的翅膀飞翔。
由于.COM需要的硬件支持,网恋的人,多数是一些社会生活中消费能力、经济能力比较强,环境比较好的城市宠儿。去看看网恋故事的主角,就知道不是谁都有资格、有条件、有机会网恋的。那些通过网络结缘的青年才俊新郎和白领丽人新娘,幸福的婚纱照铺满高尚杂志的铜版彩页———那简直是一种格调。
这是我们已经熟知的互联网上新生活:新经济YATTIES纳斯达克风险投资30岁前身家千万……还有网恋。这符合现代人先物质后精神的原则。金钱和爱情,主题永恒———新生活和旧生活,在这里好像也没什么分别。
这是题外话了。
网恋的坏消息,我最近听说的有两桩。一是福州的一个女孩因网恋失败而自杀。另一件是台湾有名的红娘节目“非常男女”的主持人高怡平说,她对婚姻不太有信心。她的一个已婚女友,一直以为夫妻恩爱甜美的,丈夫突遇车祸去世,料理后事时,在丈夫的电子信箱内发现大量情意绵长的往返邮件,才知他另有亲密女友!悲痛之上更添绝望。死生暌隔,竟连拉住丈夫问个清楚的机会都不再有。
这后一桩新闻,甚至令一个教养不坏的妻子,当晚就用所有的家庭密码试着登录老公的电子信箱,把一贯嚷嚷着的彼此尊重互留空间一类的原则扔到十万八千里以外。好吧,那个妻子就是我。我知道这种行为丢尽了一个现代女性的脸———尤其是最终什么也没看到,真是不值得很。都让网恋给闹的,这成为我关心网恋这回事的原因。
据说很多网恋是从聊天室、网上论坛开始的。就一个漫无边际的话题发表看法一抒胸臆,碰巧言语投机,就互留电子邮箱,从此E来E去直至一网情深。但,所谓网恋,一定不仅仅指这种双方相识的途径和交流感情的手段吧?不然的话,为什么同学恋爱的不叫“学恋”、跳舞跳上的不叫“舞恋”,也没听过“饭恋”、“电话恋”?总有些什么特别的东西,让“网恋”可以高标卓立。
网恋通行的后半段,我是说互留电话、见面约会之后,也不过是一场平凡的爱情。别有情致的应该在之前。
通过敲击键盘以文字交谈,让网恋有一种奇妙的间隔———不止是空间上,还有时间上。文字的好处在它的有形有影,可以停顿。当白纸黑字的书信被电话代替,电子邮件在情书将绝迹的年代里异军突起,是一种回归吧?你看,这个世界正踏着疯狂的节奏往前赶,大家都生怕被落下。我们不时地赞叹“太美了”,可没有人想停下。而邮件那种一来一往中间的停顿,停顿中间千回百转的期待,期待中间意韵悠长的回味,让网恋具备了某种古典美,像极了鱼雁往还的年代。
那样的静心说话静心倾听,是现实生活中久违了的啊。平时大家就算是说,也一定是说WTO两岸关系年薪××万复式商品房正处副总事业前程,了不起是最近又谈了一场婚外恋———活在这座城市里,谁不是风尘满面?网上不一样。人们谈论一些久违的话题,和吃饭穿衣车房兼备事业有成一概地不相干。至爱亲朋总是那么一地鸡毛的琐碎,名利场上不免熙来攘往的角逐,而网恋,远离这一切。是那些你在人群中小心收藏起的自己柔软的一面,是那些你正在日渐生疏、甚或已经淡忘的信念,梦想,情怀。
这些词让人思绪飘忽。简单地说,网恋保持了一种高度。虽然那些高来高去、云里雾里的话题让这种高度有些像空中的楼,沙上的塔。网恋的基本精神,恰恰在于它的脱离现实———往坏了说是逃避,往好了想是超越。
不过,逃避和超越都没那么容易,关键是坚持不住。有什么比滚滚红尘更吸引的力量?人们对现实的迷恋程度即使不比厌倦更深,也绝不更浅———他们习惯性地把一切拽回来。
不是吗?眼前看得见的网恋故事,要么“见光死”,要么终成眷属。这类结婚或分手的结局,围城内外的游戏,让网恋有一点新瓶旧酒的嫌疑。除了相识的媒介比较新异,某个时段内的交流方式借重了一下新技术,下了网的情感进程,和传统形式的恋爱能有什么不同?拜器具与技术之赐的标新立异,慢慢地终于滑向庸常。说到底,网恋的悲喜剧没一件发生在网上,都在网下。这种新新情绪旧结局,让网恋的前卫色彩和先进性大大打了折扣———网恋还是进行不到底。
也许,2050年某一期的读者杂志上,会有一个老人写给另一个老人的悼词:有10天没有看到你的邮件了。我知道再也看不到你。其实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你,我看见的一直是你的E—MAIL,你比我认识的所有人都更熟稔地活在我身旁,活在邮件里。我看到你的青春你的奋斗你的美你的爱你的挣扎你的衰老你细微的情绪你裸裎的心灵。这么多年了,我们相互阅读……
那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网恋故事吧?稀有而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