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词》和电影《伊丽莎白》一样的华丽,在演绎权力女人的悲哀和无奈的同时,都对女人的生命寄托发出响亮的疑问。
伊丽莎白,21岁被姐姐幽禁。25岁被拥戴为英国的新女王之后,举国上下都要她和欧洲强国的王族联姻,以确保当时风雨飘摇的岛国安全。伊丽莎白意识到联姻也就意味着受控于西班牙或法国之下,同时青春朝气的女王也希望得到自己的爱情。然而当她的爱人也加入她的王位的反对者之列后,她明白了自己真正可以寄托的只有对于英国的统治,于是她宣布“我嫁给了英国”!一直不婚。伊丽莎白在位45年,被誉为英国的黄金统治,英国取代西班牙成为世界强国。1602年,伊丽莎白平息了自己亲信领导的叛乱,不久郁郁而终。
武则天比伊丽莎白统治还早900年的中国,活跃了50来年,她经历过生死,懂得掌握自己命运的最好办法就是将权力牢牢控制在手中。在中国她无疑遭到了男权社会更强大的抵抗,虽建立过功业,却不得不任用酷吏、鼓励告密,制造了一段历史最黑暗的时期。其女太平公主决意逃离母亲控制,选择忠于情感作为一生归宿,但公主地位特殊、阅历有限,不是被男人误解,就是被男人利用。联想与伊丽莎白同时期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尔特,依靠各种联姻和性关系试图抗衡英国,被史学家认为感情过于丰富而不谙权术。太平公主绝非玛丽,但都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
权力女人控制他人,已将男权内在化。而坚持把感情作为人生归宿的女人,在权力社会中,大多要碰得头破血流。《大明宫词》10多倍于《伊丽莎白》的长度,有充分的篇幅诠释权力女人的悲喜,它比《伊丽莎白》更细腻、抒情、浪漫和唯美,剩下的就要看人物冲突的张力是否足够惊心动魄了。